字典帮 >古诗 >自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吴融
2025-09-07

自讽

唐代  吴融  

世路升沉合自安,故人何必苦相干。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自讽作者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自讽翻译及注释

《自讽》是一首唐代诗歌,由吴融创作。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世事变化中以及与故人相聚时的感受。

诗中的“世路升沉合自安”指出人们在世事变迁中都有失落和获得,但诗人安于自己的处境。他认为不必过于苦恼和追求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而应以平静的心态对待。

“故人何必苦相干”表达了诗人对于与故人的交往的淡定态度。他认为与故人相见的时刻也不必过分担忧,因为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发展。

“涂穷始解东归去”是说诗人初次登上了东归的船只,意味着他从对人生的迷茫和困顿中找到了出路。这里的“涂穷”指的是诗人过往的境况艰难窘迫,而“东归”则代表着重新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

最后两句“莫过严光七里滩”指的是一个地名,严光七里滩。这句话暗示着诗人并不期望在名利场上获得太多的成就和成功,他更愿意超越这些表面光鲜的东西。

总的来说,《自讽》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思熟虑。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变化和悲欢离合,而他希望能以平和的心态观察和处理这一切。他认为真正的自在和快乐不是通过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淡然面对一切。这首诗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既有社会现实的关注,又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自讽拼音读音参考

zì fěng
自讽

shì lù shēng chén hé zì ān, gù rén hé bì kǔ xiāng gān.
世路升沉合自安,故人何必苦相干。
tú qióng shǐ jiě dōng guī qù, mò guò yán guāng qī lǐ tān.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相关内容11:

伤乱

寄湖南从事

送僧归破山寺

途中

同友人会裴明府县楼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建谿滩波心目惊眩余平生溺奇境今则畏怯不暇因书…八字
    长贪山水羡渔樵,自笑扬鞭趁早朝。今日建谿惊恐后,李将军画也须烧。...
  • 半睡
    眉山暗澹向残灯,一半云鬟坠枕棱。四体著人娇欲泣,自家揉损砑缭绫。...
  • 船头
    两岸绿芜齐似翦,掩映云山相向晚。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 晨兴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放怀殊未足,圆隙已......
  • 寄尚颜师
    僧中难得静,静得是吾师。到阙不求紫,归山只爱诗。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自叹眠漳久,双林动......
  • 题扬子津亭
    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