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辉公精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9-07

宿辉公精舍

唐代  温庭筠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宿辉公精舍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宿辉公精舍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在辉公的精舍过夜,这晚上与他一起一起晚餐。
禅房里没有外物,我们用清话交流。
林间有彩色,水烟中有涧声和山月。
橡树下的霜霁,杉木燃起的火炉映照空空。
穿着冷褐色的衣袍更加透彻,心里知道寻路明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禅房过夜的情景。诗人与辉公共进晚餐,禅房里没有杂物,只有清新的谈话。在林间,可以看见色彩各异的景色,水烟中传来潺潺的涧声并有山月的陪伴。橡树下的霜霁和杉木燃起的火炉照亮了空空的禅房。诗人穿着冷褐色的衣袍,在这寒冷的夜晚更加透彻地感受到内心的清明。他明白自己找到了通往觉悟之路。

这首诗通过描写禅房的清净、山水的美丽和寒冷的夜晚,表达了辅助温庭筠在禅室中寻求心灵安宁和觉悟的心境。同时,诗中揭示了诗人在与辉公的对话交流中有所领悟,以及自己在冷寂中更加清醒的感受和领悟。诗中融入了禅宗的思想,表现了全然专注和清净的禅修状态,以及通过这种状态获得的心灵寄托和智慧。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清新宁静,展现了温庭筠才情出众的艺术造诣。

宿辉公精舍拼音读音参考

sù huī gōng jīng shè
宿辉公精舍

chán fáng wú wài wù, qīng huà cǐ xiāo tóng.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lín cǎi shuǐ yān lǐ, jiàn shēng shān yuè zhōng.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xiàng shuāng zhū hè jì, shān huǒ yī lú kōng.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yōng hè hán gèng chè, xīn zhī jué lù tōng.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相关内容11: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题薛昌之所居

长安感怀

八月十五夜对月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征兵。...
  • 曲江春霁
    宿雨洗秦树,旧花如新开。池边草未干,日照人马来。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鸳鸯不敢下,飞绕岸......
  •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
  • 题天宫寺阁
    丹阙侵霄壮复危,排空霞影动檐扉。城连伊水禹门近,烟隔上阳宫树微。天敛暮云残雨歇,路穿春草一......
  • 汉上送人西归
    几作西归梦,因为怆别心。野衔天去尽,山夹汉来深。叠浪翻残照,高帆引片阴。空留相赠句,毕我白......
  • 送崔侍御书记赴山北座主尚书招辟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同为入室士,不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