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驾
2025-09-08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

唐代  刘驾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征兵。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作者简介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翻译及注释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是唐代刘驾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望归马
东人望归马,
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
亦不更征兵。

中文译文:
远东的人望着归来的马,
马匹回到了莲峰下。
莲峰与大地平齐,
也不再有战争打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和平安宁的景象。乡下的人们看着归来的马,似乎暗示着农民和士兵都归还了家园,回到了安宁的地方。莲峰与地平平齐,表示着大地的宁静和和谐。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表达了和平与安宁的主题。通过东人望归马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安逸宁静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莲峰与地平平齐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诗中和谐和平的氛围。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一种平和而愉悦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这首诗传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热爱和平的情感。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yuè fǔ shí shǒu
唐乐府十首

dōng rén wàng guī mǎ, mǎ guī lián fēng xià.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lián fēng yǔ dì píng, yì bù gēng zhēng bīng.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征兵。


相关内容11: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题薛昌之所居

长安感怀

八月十五夜对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曲江春霁
    宿雨洗秦树,旧花如新开。池边草未干,日照人马来。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鸳鸯不敢下,飞绕岸......
  •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
  • 贻友人喻坦之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修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不信升平代,终遗草......
  • 宿辉公精舍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拥褐寒更彻,心知觉......
  • 题天宫寺阁
    丹阙侵霄壮复危,排空霞影动檐扉。城连伊水禹门近,烟隔上阳宫树微。天敛暮云残雨歇,路穿春草一......
  • 汉上送人西归
    几作西归梦,因为怆别心。野衔天去尽,山夹汉来深。叠浪翻残照,高帆引片阴。空留相赠句,毕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