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雨中酬友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卢纶
2025-09-12

雨中酬友人

唐代  卢纶  

看山独行归竹院,水绕前阶草生遍。
空林细雨暗无声,唯有愁心两相见。

雨中酬友人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雨中酬友人翻译及注释

《雨中酬友人》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独自行走在雨中归到竹院,院中的草地被雨水浸润,周围是一片宁静的空林。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内心的愁苦得以显现,只有心中的忧虑与外界的雨水相互陪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代:唐代
作者:卢纶

看山独行归竹院,
水绕前阶草生遍。
空林细雨暗无声,
唯有愁心两相见。

诗意和赏析:
《雨中酬友人》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内心纷乱时的孤独和苦闷。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突出作者内心的愁苦情感,将雨水与心中的忧愁相比拟,强调心灵的孤独和痛苦。

首先,诗中的山、竹院、细雨等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种幽静、安详的氛围,形成与内心忧愁对比的鲜明画面。山的宏伟,竹院的幽静,地上长满的青草和环绕的水体,都表达了生活的平静与自然的美好。而这一切与作者内心的痛苦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细雨是默默无言的,只有作者的愁人心与之相互呼应。

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遭受困境时内心的孤寂和痛苦。作者孤独独行观赏山景,归到竹院,却在空寂的林中听到细雨的声音。这细雨使得原本安静的山林更加寂静,凸显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愁闷。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蓝本,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通过自然的安静来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诗中有一种无言的呐喊,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作者的表意结合,将作者内心的孤独表达出来。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主题,通过自然景色来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情绪,展现了唐代凄凉诗的特色。它对读者有一种自由的感召力,让人对作者内心的困惑和孤独感到同情。

雨中酬友人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ōng chóu yǒu rén
雨中酬友人

kàn shān dú xíng guī zhú yuàn, shuǐ rào qián jiē cǎo shēng biàn.
看山独行归竹院,水绕前阶草生遍。
kōng lín xì yǔ àn wú shēng, wéi yǒu chóu xīn liǎng xiāng jiàn.
空林细雨暗无声,唯有愁心两相见。


相关内容11:

酬苗员外仲夏归郊居遇雨见寄

早春曲

御沟新柳

独坐

行路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喜雨
    闲居倦时燠,开轩俯平林。雷声殷遥空,云气布层阴。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田家共欢笑,沟浍亦......
  • 送张郎中还蜀歌
    秦家御史汉家郎,亲专两印征殊方。功成走马朝天子,伏槛论边若流水。晓离仙署趋紫微,夜接高儒读......
  • 杏山馆听子规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 达奚中丞东斋壁画山水…得树杪悬泉送长安赵元阳少府
    素壁画飞泉,从云落树颠。练垂疑叶响,云并觉枝偏。利物得双剑,为儒当一贤。应思洒尘陌,调膳亦......
  • 早行寄朱山人放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心知剡溪路,聊且寄......
  • 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
    古渡大江滨,西南距要津。自当舟楫路,应济往来人。翻浪惊飞鸟,回风起绿苹。君看波上客,岁晚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