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喜友至留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7

喜友至留宿

唐代  白居易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
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
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喜友至留宿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喜友至留宿翻译及注释

《喜友至留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村中少宾客,
柴门多不开。
忽闻车马至,
云是故人来。
况值风雨夕,
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
尽此手中杯。
人生开口笑,
百年都几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的宾客很少到访,家门常常关着。但是突然听到车马声,原来是故友来了。正值风雨夜晚,诗人的忧愁心情正浮动。他希望这位友人能够共宿,一同喝尽手中的酒。诗人以此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转瞬即逝的感慨,笑口常开的时光不多。

赏析:
《喜友至留宿》是一首描写诗人喜迎友人到访的诗词。通过村中少有宾客、柴门不开的描写,凸显了诗人生活的淡泊和宁静。然而,当听到车马声时,诗人瞬间充满了喜悦,因为他知道这是故友的到来。风雨夜晚的景象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寂,而友人的到来给他带来了片刻的安慰和欢愉。

诗中的“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友人能够和他一同共度这个风雨夜晚,一同畅饮,共享快乐。这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最后两句“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人生中开心的时刻并不多,百年一生转瞬即逝。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忧愁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客来、客去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的体悟。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真挚自然,写景简练而富有意境,是白居易作品中的一首佳作。

喜友至留宿拼音读音参考

xǐ yǒu zhì liú sù
喜友至留宿

cūn zhōng shǎo bīn kè, zhài mén duō bù kāi.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
hū wén chē mǎ zhì, yún shì gù rén lái.
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
kuàng zhí fēng yǔ xī, chóu xīn zhèng yōu zāi.
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
yuàn jūn qiě tóng sù, jǐn cǐ shǒu zhōng bēi.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
rén shēng kāi kǒu xiào, bǎi nián dōu jǐ huí.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相关内容11:

白头吟

解闷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食笋

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重伤小女子
    学人言语凭床行,嫩似花房脆似琼。才知恩爱迎三岁,未辨东西过一生。汝异下殇应杀礼,吾非上圣讵......
  • 春病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车马门前度,遥闻哀......
  • 与歌者何戡
    二十馀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 客中月
    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悠悠行旅中,三见清光圆。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谁谓月无情,千里远......
  • 代邻叟言怀
    人生何事心无定,宿昔如今意不同。宿昔愁身不得老,如今恨作白头翁。...
  • 嘉陵水
    尔是无心水,东流有恨无。我心无说处,也共尔何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