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拟古其七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白
2025-07-18

拟古其七

唐代  李白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拟古其七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拟古其七翻译及注释

《拟古其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人的形式写出了对当时世道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以太行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世道的失望和对人生的疑问。

诗的开头,“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通过描绘太行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当世的困惑和迷茫之情。他疑问自己,回到原来的地方,寄托在这个世道中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接着,诗中写道“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表达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失望。他感叹万民都凋零衰败,没有什么让他感到快乐的事物了。

下一段,“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形象地描绘了旷野中散落的白骨和幽灵的消失。这一景象暗示着人们的生命短暂,一切都会归于虚无。

然后,“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表达了作者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他认为荣华富贵应该及时追求,就像春日的花朵一样照亮人生。

接下来,“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认为自己并非昆山之玉,无法安享富贵,无法拥有长久的荣华。

最后一段,“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和个人价值的思考。他希望自己的荣誉和名声能够流传下去,尽管个人的身体会逝去,但在后人的记忆中留下不朽的荣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疑问和思考,以及对荣华富贵和人生价值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拟古其七拼音读音参考

nǐ gǔ qí qī
拟古其七

shì lù jīn tài xíng, huí chē jìng hé tuō.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wàn zú jiē diāo kū, suì wú shǎo kě lè.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kuàng yě duō bái gǔ, yōu hún gòng xiāo shuò.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róng guì dāng jí shí, chūn huá yí zhào zhuó.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rén fēi kūn shān yù, ān dé zhǎng cuǐ cuò.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shēn méi qī bù xiǔ, róng míng zài lín gé.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相关内容11: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偶然作六首

次阳明堡

岘山望汉江

上李邕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古风其五十五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一笑双白璧。再歌千......
  • 句
    野禽啼杜宇,山蝶舞庄周。...
  • 题楼山石笋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 鹭鸶小景
    联拳属玉儿,飞向矶头立。秋寒雪不消,点破江天碧。...
  •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
  • 阳春曲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