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9-10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

宋代  吴芾  

洞府藏真锁碧峦,我来顿觉百忧宽。
真人已去留遗像,古木犹存翳旧坛。
清入杖藜襟抱豁,冷侵衣袂骨毛寒。
何妨便作诛茅计,幸我年来已挂冠。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翻译及注释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府藏真锁碧峦,
我来顿觉百忧宽。
真人已去留遗像,
古木犹存翳旧坛。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泽民拜访游洞宫时的情景。洞府中储藏着神奇的山川,诗人的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宽慰,百种忧虑烦恼一下子消散。真人已经离去,但他留下的形象依然存在,古老的树木犹存,笼罩着古旧的祭坛。

清入杖藜襟抱豁,
冷侵衣袂骨毛寒。
何妨便作诛茅计,
幸我年来已挂冠。

诗人持着清贫的杖和藜(一种农具),心怀豁达,寒冷渐渐侵袭着他的衣袂,让他的骨头和毛发感受到寒冷。然而,这些并不妨碍他产生诛除一切烦扰的决心,他庆幸自己多年来已经放下了尘世的束缚。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在游洞宫中的心境变化。一开始,他受到洞府中神奇景色的启发,忧虑的心情得到了宽慰。然后,他感受到了离去真人的存在,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寒冷的侵袭。最后,他表达了自己豁达的心态和对过去束缚的超越,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写,通过对诗人心境的变化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内心的豁达。它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解脱的向往。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拼音读音参考

zé mín jiàn shì yóu dòng gōng hù shèng èr shī cì lái yùn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

dòng fǔ cáng zhēn suǒ bì luán, wǒ lái dùn jué bǎi yōu kuān.
洞府藏真锁碧峦,我来顿觉百忧宽。
zhēn rén yǐ qù liú yí xiàng, gǔ mù yóu cún yì jiù tán.
真人已去留遗像,古木犹存翳旧坛。
qīng rù zhàng lí jīn bào huō, lěng qīn yī mèi gǔ máo hán.
清入杖藜襟抱豁,冷侵衣袂骨毛寒。
hé fáng biàn zuò zhū máo jì, xìng wǒ nián lái yǐ guà guān.
何妨便作诛茅计,幸我年来已挂冠。


相关内容11:

雪后观梅

和方叔载读小集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

清明登白紵山

和梁次张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中秋后一夕烟雨楼玩月
    危楼百尺俯层城,烟敛云收眼更明。四面月华千顷白,一天秋气十分清。昨宵欲见浑无计,今夕相看似......
  • 和任司理赏梅
    平生爱梅花,尝有花前诺。花亦知我心,臭味颇相若。对花辄痛饮,席地天为幕。常恐风雨摧,有负东......
  • 和胡宗泽见寄
    湖边策杖步新晴,陡觉胸襟万虑平。老去不须防意马,静中已是息心兵。閒来绿树阴中坐,懒去红尘闹......
  • 和鲁漕喜雨二首
    秋来日日困骄阳,正欲斋心问彼苍。倏尔四郊云气合,霈然一夜雨声长。三农已有仓箱庆,万室还欣枕......
  • 挽翟伯寿二首
    少日为僚古乐成,一时共喜得豪英。盍簪便有功名志,倾盖曾无世俗情。回想旧游如昨梦,顿成尘迹负......
  • 和何倅游雁荡
    何侯富词藻,能赋兼能诗。百篇辈李白,十稔嗤左思。搜奇抉灵怪,造化不能私。每为山水游,锦囊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