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何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4

游何山

宋代  苏轼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游何山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游何山翻译及注释

《游何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日何山是胜游,
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
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
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
底事孤僧亦白头。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游历何山,发现这里的山峰交错纵横,环绕着广阔的沧洲,景色非常壮丽。云雾笼罩着古老的树木,时隐时现,石头阻挡着飞泉的流淌,使其发出潺潺的声音。整个山岭充满了烟雾和霞光,使得普通的游客都容易迷失其中。在一条小溪上,风雨将归舟的人送行。诗人自嗟自叹,认为尘土世界早已衰老,而他作为一个孤僧,也已经白发苍苍。

赏析:
苏轼以他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将山水景色和人生哲理相结合。他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何山的壮美景色,以山峰、云雾、树木、飞泉等自然元素为表现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同时,诗人通过烟雾迷蒙的山岭、风雨送行的小溪等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流转和岁月消逝的感慨。

诗中的"何山",一般被解释为指代具体的地名,也有人将其理解为一个抽象的境界,代表了人们向往的理想之地。诗人通过描绘何山的美景,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尘土先衰老,说明世间的一切都会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变老,而孤僧白发则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年华已经过去,岁月不饶人。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景物描写抒发人生哲理,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抒发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带给读者一种思考人生和感慨时光的深沉情绪。

游何山拼音读音参考

yóu hé shān
游何山

jīn rì hé shān shì shèng yóu, luàn fēng yíng zhuǎn rào cāng zhōu.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yún hán lǎo shù míng hái miè, shí ài fēi quán yàn fù liú.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biàn lǐng yān xiá mí sú kè, yī xī fēng yǔ sòng guī zhōu.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zì jiē chén tǔ xiān shuāi lǎo, dǐ shì gū sēng yì bái tóu.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相关内容11: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再赠常州报恩长老

失题一首

徐君猷挽词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失题三道
    木落沙明秋浦,云卧烟淡潇湘。曾学扁舟范蠡,五湖深处鸣榔。...
  •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东坡先生未归时,自种来禽与青李。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蘋芷。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
  •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道士守玄牝,龙虎看......
  • 再过泗上二首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
  • 绝句一首
    蒙蒙春雨湿邗沟,篷底安眠昼拥裘。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 次韵李公择梅花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天公非不怜,听饱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