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慈恩寺九日应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湜
2025-07-20

慈恩寺九日应制

唐代  崔湜  

九日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慈恩寺九日应制作者简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慈恩寺九日应制翻译及注释

慈恩寺九日应制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中文译文:
皇宫中的重阳节,香园中千车万马前来。
果然有宝玉结成佩饰,供奉寿菊传递酒杯。
像一座承载天空的塔,门户仿佛等待佛门开启。
明智的言辞悬挂在日月之间,使人仰望着昭回天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崔湜在唐代朝代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盛大的重阳节庆典场景。

首先,诗人描述了皇宫中举行重阳节的场景,香园里熙熙攘攘,车马纷至沓来。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些细节:首先,他提到了一种珍贵的佩饰——邪萸结佩,它被用于庆贺重阳节,显示了庆典的盛大和庄严;其次,他描述了献上寿菊并传递酒杯的仪式,寿菊象征长寿,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祝福。

然后,诗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慈恩寺比作一座承天、涌动的塔,而寺门仿佛在等待着佛门开启。这些描写烘托了整个庆典的神圣氛围。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中心和高潮,诗人称赞皇帝的明智才智,将其言辞比作悬挂在日月之间,使人仰望之时,彷佛能够看到皇帝的高尚品行和智慧才能。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重阳节庆典的盛况,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智慧,同时也突显了诗人对推崇皇帝的景仰之情。

慈恩寺九日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cí ēn sì jiǔ rì yìng zhì
慈恩寺九日应制

dì lǐ chóng yáng jié, xiāng yuán wàn shèng lái.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què xié yú jié pèi, xiàn shòu jú chuán bēi.
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
tǎ lèi chéng tiān yǒng, mén yí dài fú kāi.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ruì cí xuán rì yuè, zhǎng de yǎng zhāo huí.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相关内容11:

晓发方骞驿

咏桃(一作太宗诗)

西征军行遇风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
    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生全应有地,长愿乐......
  • 幸白鹿观应制(一作郑愔诗)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汉......
  • 刀
    列辟鸣鸾至,惟良佩犊旋。带环疑写月,引鉴似含泉。入梦华梁上,含锋彩笔前。莫惊开百炼,特拟定......
  • 二月乐游诗
    二月芳游始,开轩望晓池。绿兰日吐叶,红蕊向盈枝。柳色行将改,君心幸莫移。阳春遽多意,唯愿两......
  •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
  • 帘
    清风时入燕,紫殿几含秋。暧暧笼铃阁,纤纤上玉钩。窗中翡翠动,户外水精浮。巧作盘龙势,长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