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晓发方骞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苏颋
2025-09-07

晓发方骞驿

唐代  苏颋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晓发方骞驿作者简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晓发方骞驿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早晨从方骞驿出发,
沿着偏远山蹊传送,
龙钟不慎踩到涧泥。
天空的阴影常常预示着雨,
微弱的阳光已经产生了彩虹。
鬓发逐渐被忧愁氛围所替代,
内心感受着危险的迷径。
此刻才知道去往蜀地的人们,
通过子规的啼声得知了方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晓发方骞驿》描绘了早晨从方骞驿出发的情景。诗人通过诗中的景物和感受,表达出他内心的情感和对旅途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沿着偏远山蹊前行的情景,描绘了脚踩到涧泥的声音,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其次,诗人通过描写天空的阴影和微弱的阳光,表达了片阴常作雨的预兆和微照已生霓的美丽景象,传达了一种动态的氛围。

然后,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他的鬓发逐渐被忧愁氛围所替代,心情陷入了迷失的困境。这一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最后,诗人通过提到子规的啼声,表达了他对蜀地的向往和对前行方向的确认。子规在中国文学中有着预示好兆头的象征意义,诗人从其啼声中得到了向蜀地前进的线索。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既展示了旅途的困苦与艰险,又传达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待。

晓发方骞驿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fā fāng qiān yì
晓发方骞驿

chuán zhì yuǎn shān qī, lóng zhōng cù jiàn ní.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piàn yīn cháng zuò yǔ, wēi zhào yǐ shēng ní.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bìn fà chóu fēn huàn, xīn qíng xiǎn lù mí.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fāng zhī xiàng shǔ zhě, piān shí zǐ guī tí.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相关内容11: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祭汾阴乐章

南海乱石山作

奉和拜洛应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云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会入大风歌,从龙赴......
  • 送司马先生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 襄城即事(一作江楼有怀)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冠盖仍为里,沙台尚识名。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为问东流水,何时到......
  • 咏桃(一作太宗诗)
    禁苑春光丽,花蹊几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
  • 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昼......
  •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奉诏受边服,总徒筑朔方。驱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子来多悦豫,王事宁怠遑。三旬无愆期,百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