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衡州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陶弼
2025-09-09

衡州三首

宋代  陶弼  

兜率一峰旁,林开见宝幢。
鸟行高避县,山骨下连江。

衡州三首作者简介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衡州三首翻译及注释

《衡州三首》是宋代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衡州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兜率一峰旁,
林开见宝幢。
鸟行高避县,
山骨下连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衡州地区的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

首句"兜率一峰旁"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山峰,这里的"兜率"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梵文念珠,可能暗示着山峰如同佛珠一般的圆润和宝贵。整句表达了山峰巍峨挺拔的形象。

接下来的"林开见宝幢"描绘了山峰旁边的林木蓬勃生长,宝幢则是佛教中供奉佛像的高塔,这里可能寓意着山林的美丽如同佛塔一般庄严。

第三句"鸟行高避县"表达了鸟儿在高空自由翱翔的景象,避开了尘俗的喧嚣,进一步强调了山景的宁静和恢弘。

最后一句"山骨下连江"将山峰与江水相连,形象地表达了山势的雄伟和巍峨。这里的"山骨"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轮廓,与江水的流动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以山水之美来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衡州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ng zhōu sān shǒu
衡州三首

dōu shuài yī fēng páng, lín kāi jiàn bǎo chuáng.
兜率一峰旁,林开见宝幢。
niǎo xíng gāo bì xiàn, shān gǔ xià lián jiāng.
鸟行高避县,山骨下连江。


相关内容11:

夙兴

小疾

正月三日作

送晏延平宰邑分宁兼过乡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茉莉花二首
    重译新离越裳国,一枝都掩桂林香。养成崖谷黄蜂蜜,羞死江湖白藕房。...
  • 句
    紫蟹膏应满,丹枫叶未凋。...
  • 园居
    篁韵松涛入耳清,诛茅欣见径初成。更添苍柏雨非辈,相伴高枝作雨声。...
  • 次韵潘都干水晶菊二首
    幕中安得野人园,种此晶荧白玉丹。冷淡虽无九春分,风流还得一冬看。银杯共色深宜酒,纸帐围香木......
  • 句
    阴微辨樵火,霁早误僧钟。...
  • 题阳朔县舍
    石壁高深绕县衙,不离床衽自烟霞。民耕紫芋为朝食,僧煮黄精代晚茶。瀑布声中窥案牍,女萝阴里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