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郭明复
2025-09-06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

宋代  郭明复  

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
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
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
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翻译及注释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是宋代诗人郭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
留小诗命同赋。
道人昔日来开山,
山鬼悔泣门不关。
一时梵宇借岩麓,
千载绝景归人间。
松萝郁勃树旌纛,
水泉丁东鸣佩环。
两苏寂寞涪翁死,
杖屦谁与同跻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大人(可能指官员或高僧)经过云安下的岩石,留下了一首小诗。诗人郭明复通过描写山中的景色和人物,寄托了一种追求卓越、追寻非凡的人生境界。

诗的开篇以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为背景,传达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这里的道人和山鬼可以理解为隐士或修行者,他们开山修道,而山鬼则后悔闭门不出。这种对修行的态度上的对比,暗示了修行者对于追求卓越和突破的坚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梵宇指的是佛寺或道观,而千载绝景则指的是这里的壮丽景色。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壮丽景色与修行境界的相互关联,将人间美景与精神境界相结合。

诗中还出现了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的描写。松萝郁勃表明松树和藤萝生长茂盛,树旌纛则指的是在道观或佛寺前竖立的旗帜,水泉丁东鸣佩环则描绘了流水和鸣响的佩环声音。这些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强调了修行者所追求的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提到了两位苏姓的寂寞涪翁的死和杖屦。苏姓可能指的是苏轼和苏辙,涪翁指的是他们的故乡涪州(今四川涪陵)。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于这两位文人的敬仰和对于他们的才华的追思。杖屦谁与同跻攀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卓越的渴望,希望能与这些杰出的人物并肩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于追求卓越和追寻高尚境界的向往。诗人通过山水之间的对比和隐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华境界的情感。这首诗词展示了郭明复对于高尚人生的向往和对于修行者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他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奋斗和追求。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拼音读音参考

dà rén àn bù guò yún ān xià yán liú xiǎo shī mìng tóng fù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

dào rén xī rì lái kāi shān, shān guǐ huǐ qì mén bù guān.
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
yī shí fàn yǔ jiè yán lù, qiān zǎi jué jǐng guī rén jiān.
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
sōng luó yù bó shù jīng dào, shuǐ quán dīng dōng míng pèi huán.
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
liǎng sū jì mò fú wēng sǐ, zhàng jù shuí yǔ tóng jī pān.
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


相关内容11:

甥舅同登进士亦世之不易得者今幸逢其会因吟

绝句

福唐元夕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江流不复三峡险,天际自此中州宽。...
  • 再和
    我爱希夷子,妙处浑一睡。无心树勋业,栩栩同污世。梦里还独醒,却笑群儿醉。时事嗔人说,达官从......
  • 文昭园闻提壶有感
    马家公子好楼台,凿破青山碧沼开。啼鸟不知人事变,数声犹傍水边来。...
  • 题新淦刘贞女传
    百年节义仗英豪,一死翻怜女子高。不敢高歌题卷上,转喉恐触旧官曹。...
  • 枕流轩
    山出太虚外,溪流千古高。临窗喧客枕,洗耳溅僧袍。夜月气犹凜,秋风声更豪。二年游赏剧,欲别首......
  • 定州阅古堂
    朔方之兵,劲于九土。尤劲而要,粤惟定武。兵劲在驭,用则羆虎。失驭而劲,骄不可举。曰保曰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