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偶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4

偶作

唐代  贯休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偶作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偶作翻译及注释

《偶作》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诗中抒发了诗人十年来专心创作诗歌的心境和感慨。

诗中开篇写道“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诗人自述了自己孤寂而专注的创作状态,十年来只为了写两首优美的雅诗。这里的“二雅诗”指称自己所创作的两首优美雅致的诗歌。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专注于诗歌创作的态度:“道孤终不杂”,意思是虽然孤独,却始终不让别的事物影响自己追求诗歌创作的追求。他心中明确,自己虽孤独,但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于创作。

“头白更何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才华的自信,他有自信自己的诗歌才华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后,创作才能是否再度发扬光大的怀疑。

下一句“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这是在用自然景物来予以诗人创作的评价,杉松冷冽的寒气和鼓角传来的严寒寒冷的声音,象征着诗人的诗句严肃冷峻、含蓄深邃、富有艺术感染力。

最后两句“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通过修心对自己内心的反省,找寻自己的创作灵感,好像对着一面平静的镜子看自己的心灵。最后一句“明月印秋池”,暗示诗人在寒冷的秋天,感受到明亮的月光给人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孤独创作的心情,表达了对创作才能的自信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共鸣。

中文译文: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诗意赏析:《偶作》以简练、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贯休十年来专注于创作诗歌的心境。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创作才能的自信,表达了对优美的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象征,使得诗句更具深度和内涵。整首诗以冷静的笔触,表现出诗人孤独而专注的创作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和创作才能发展的思考和疑惑。是一首关于创作态度和创作心境的哲理之作。

偶作拼音读音参考

ǒu zuò
偶作

shí zài dú jiōng fēi, wéi wèi èr yǎ shī.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dào gū zhōng bù zá, tóu bái gèng hé yí.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jù lěng shān sōng yǔ, shuāng yán gǔ jiǎo zhī.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xiū xīn duì xián jìng, míng yuè yìn qiū chí.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相关内容11:

观李翰林真二首

梦游仙四首

经先主庙作

偶作五首

闻征四处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上东林和尚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道只传伊字,诗多笑碧云。应怜门下客,馀力亦......
  • 寄南山景禅师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 蜀中送人游庐山
    居游正值芳春月,蜀道千山皆秀发。溪边十里五里花,云外三峰两峰雪。君上匡山我旧居,松萝抛掷十......
  • 秋末江行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断猿不堪听,一听亦......
  • 经弟妹坟
    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离离。年长于吾未得力,家贫抛尔去多时。鸿冲□□霜中断,蕙杂黄蒿冢......
  • 江陵寄翰林韩偓学士
    久住荆溪北,禅关挂绿萝。风清闲客去,睡美落花多。万事皆妨道,孤峰谩忆他。新诗旧知己,始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