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四皓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9-07

过四皓庙

唐代  李频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
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
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
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

过四皓庙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过四皓庙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走过四皓庙,人们互相尊敬。
大千世界已经归于汉朝,山中的庙宇依然避开秦朝的统治。
曾经光临过龙楼,却从不做奸臣。
只有千年之后,庙中的树木依然青翠。

诗意:
《过四皓庙》是一首描写庙宇的诗,通过描绘庙宇的旧日荣光与现今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诗中赞美了汉朝的统一和庙宇的庄严,同时也暗示了秦朝的残暴和庙宇的避世之地的含义。最后一句诗表达了庙宇的历史悠久和庙中树木的生机勃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古老文化的延续。

赏析:
李频的《过四皓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庙宇和历史的思考。通过对东西南北的人们以及庙宇历史的描绘,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诗中的“龙楼”象征着庙宇的庄严和荣光,而“鹤氅”则暗指庙宇不为政治权力所动摇。最后一句“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用青翠的庙木象征了庙宇的生机和历史的延续。作者通过对庙宇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过四皓庙拼音读音参考

guò sì hào miào
过四皓庙

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gāo jī zì xiāng qīn.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
tiān xià yǐ guī hàn, shān zhōng yóu bì qín.
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
lóng lóu céng zuò kè, hè chǎng bù wéi chén.
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
dú yǒu qiān nián hòu, qīng qīng miào mù chūn.
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


相关内容11:

咏山鸡

客洛酬刘驾

哭房处士

送卢使君赴夔州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周繇求人参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
  • 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
    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秦原晓重叠,灞浪夜潺湲。今日思归客,愁容在......
  • 春日鄜州赠裴居言
    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闲居。草色长相待,山情信不疏。灯前春睡足,酒后夜寒馀。笔砚时时近,终非署......
  •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
  • 送洛南李主簿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