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8

山塞

宋代  司马光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

山塞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山塞翻译及注释

《山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边塞将士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将士们忠诚奉献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描绘荒凉的边塞景象和士兵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佩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荒凉景象,边塞的道路荒芜,但星空下的秋夜依然明亮,暗示着边塞将士们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第二句“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描述了将士们在边塞上卷起旗帜,守卫边塞,以及他们在降敌城池时停下马匹,表示接受敌方的投降。这表现了将士们的勇敢和忠诚。

第三句“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描绘了将士们在严寒的冬天里,征战边塞的艰辛。他们的征衣已被霜雪覆盖,但他们仍然坚守岗位,战鼓声在高风中回荡,显示出他们的坚毅和战斗精神。

最后两句“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表达了将军对功绩的厌倦,而士兵们则不求生存,意味着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佩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山塞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sāi
山塞

biān cǎo huāng wú lù, xīng hé qiū yè míng.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juǎn qí zhē lǔ sāi, xiē mǎ shòu xiáng chéng.
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
shuāng zhòng zhēng yī báo, fēng gāo zhàn gǔ míng.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jiāng jūn gōng shì yàn, shì zú bù xū shēng.
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


相关内容11:

独乐园二首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槐轩

春祠致斋寄呈景仁次道

寒饮御筵口号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晨发故关寄逢吉
    画戟衣中趋绛帐,驿亭门外拂征鞍。已嗟漂泊三年别,更负从容十日欢。煖席未穷谈笑乐,陟冈相望滞......
  •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杯盘丰腆胜陶令,园沼繁华减白家。惆怅佳辰掩蓬荜,不陪高会赏邻花。...
  • 和道粹雪夜直宿
    天禄凝严近紫台,书帏夜对雪华开。层楼直倚寒空出,清漏远从兴殿来。薄梦不成冰柱折,晓光先到玉......
  •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湖澄翠岫孤,胜地古东吴。气象常时秀,英灵何世无。金闺演王綍,玉帐绾兵符。炜烨乡曲,从兹益重......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
  •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昔解陈仓印,於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沲。饶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