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韩子华桂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和韩子华桂花

宋代  梅尧臣  

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
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和韩子华桂花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韩子华桂花翻译及注释

《和韩子华桂花》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以为天下的桂花都是从天空掉下来的。就像说月亮里有兔子一样,野外岂能没有狡猾的洞穴。空山上的桂花盛开着,美丽的颜色散发着光彩。但伐木的人却不知道它的珍贵,只能将它砍下来当柴烧。

诗意:
这首诗词以桂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作者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达了桂花的美丽和灿烂,但同时也揭示了桂花所遭受的不公和被低估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悟。首先,作者对桂花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质疑,以"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来暗示桂花并非来自天上,而是生长在人间。这种打破常规的设定为后面的描写和思考奠定了基础。

接着,作者运用对月亮和兔子的比喻,表达了野外桂花的存在是有其原因和依托的。就像月亮中有兔子一样,野外桂花也需要有它们狡猾的洞穴,这暗示了桂花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而后,作者将目光转向"空山桂花多",描绘了桂花盛开的景象,用"艳色粲然发"来形容桂花的美丽和光彩。这种绚烂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桂花的芬芳和色彩的明艳。

最后,作者以樵客的视角指出了社会现实中桂花的命运。伐木的人并不知道桂花的珍贵,只将其当作柴火烧掉。这种写实的描写呈现了桂花被低估和被忽略的境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美好事物的忽视和浪费的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桂花的形象,诗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和对社会对美的珍视的呼唤。

和韩子华桂花拼音读音参考

hé hán zi huá guì huā
和韩子华桂花

mò yǐ tiān xià guì, jiē wèi yuè zhōng wù.
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
yóu yán yuè yǒu tù, yě qǐ wú jiǎo kū.
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
kōng shān guì huā duō, yàn sè càn rán fā.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qiáo kè bù zhī guì, nài hé xīn cuàn qū.
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桑筥

依韵和新栽行

和腊前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
  •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深殿留旧迹,鲜逢真......
  • 寄题阳武宰王安之庆丰亭
    官为人父母,身自奉其亲。结宇後园中,散步以怡神。寒温适所适,朝夕馈尔珍。诸孙同在傍,嬉戏情......
  • 依韵四和正仲
    四和还如九酘醅,更醇更美未嫌来。相逢莫作两般眼,一饮不辞三百杯。嵇阮当时无俗虑,山王虽贵亦......
  •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稍已便衣冠,喜气眉......
  • 寒食日过荆山
    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鸣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春鮆横刀脍,何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