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0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宋代  梅尧臣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翻译及注释

诗词:《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侵晓忽飞雨,
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
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
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
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
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
何必念沧浪。

中文译文:
在清晨,突然下起细雨,
凉意迅速弥漫在房屋庭院。
阶梯上的水滴声初次传来,
雨水洗净树木,幽香弥漫。

吹灭的蜡烛闪烁不定的光芒,
鸣叫的鸡儿湿淋淋地鸣叫。
稍作整理,穿上衣冠,
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采。

宛如干涸的鱼,安然无恙,
盼望已久的水滴终于出现。
尘埃和波浪自能洗净,
何必再去忧虑沧海的波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六月清晨下雨的景象。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雨水的降临和清晨的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雨水侵袭的突然,使得整个庭院变得凉爽。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水滴声和树木上散发的幽香,增加了对雨水的感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细雨的细腻和芬芳。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写烛光的闪烁和鸡鸣的声音,将清晨的雨水与日常生活的场景相结合,形成了生动的对比。人们稍作整理,穿上衣冠,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采,显示出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情绪。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自我安慰。他比喻自己如同干涸的鱼,渴望已久的水滴终于出现,尘埃和波浪都能洗净。这里的水滴可以理解为希望和机遇,尘埃和波浪则代表了尘世的纷扰和困扰。诗人告诫自己,不必再去忧虑纷扰世事,应该保持内心的洁净和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的景象,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和喜悦的心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yuán fǔ liù yuè bā rì xiǎo yǔ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qīn xiǎo hū fēi yǔ, sà rán hù tíng liáng.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dī jiē chū wén shēng, zhuó shù àn yǒu xiāng.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chuī zhú yàn shǎn shǎn, míng jī shī áng áng.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shāo yǐ biàn yì guān, xǐ qì méi yǔ xiáng.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ān rán rú hé yú, xǔ mò jiǔ yǐ wàng.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chén yīng zì kě jié, hé bì niàn cāng láng.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新栽行

和腊前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永叔请赋车螯

胥员外之复州景陵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四和正仲
    四和还如九酘醅,更醇更美未嫌来。相逢莫作两般眼,一饮不辞三百杯。嵇阮当时无俗虑,山王虽贵亦......
  • 和韩子华桂花
    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樵客不知贵,奈何薪......
  •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
  • 寒食日过荆山
    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鸣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春鮆横刀脍,何心更......
  •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
    雨发雷塘不起尘,蜀昆冈上暖先春。烟牙才吐朱轮出,向此亲封御饼新。...
  • 和王仲仪二首·凌霄花
    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己。仰见苍虬枝,上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