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丞相挽诗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7-24

李丞相挽诗三首

宋代  刘子翚  

宾榻勤初设,诗筒辱屡传。
一嗟云雾隔,坐阅岁时迁。
埋玉俄成恨,乘风想已仙。
终当挽行绋,长恸繐帷前。

李丞相挽诗三首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李丞相挽诗三首翻译及注释

《李丞相挽诗三首》是刘子翚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宾榻勤初设,诗筒辱屡传。
一嗟云雾隔,坐阅岁时迁。
埋玉俄成恨,乘风想已仙。
终当挽行绋,长恸繐帷前。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李丞相而写的。诗人刘子翚表达了对李丞相的深深敬意和哀思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传递诗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李丞相的挽诗为主题,通过描写宴会设立和传递诗篇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李丞相的敬意和哀思之情。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李丞相逝世后宴会上准备的诗筒,诗人感到这种方式有些屈辱,因为李丞相的诗篇在他离世后一再传递,显得有些不合适。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因为云雾而和李丞相隔绝的感叹,坐在那里阅读传递来的诗篇,回顾着岁月的变迁。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李丞相的思念之情,他感叹着李丞相埋葬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他的怀念之源,而李丞相乘风而去已经化作了仙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来要挽着李丞相的衣袖,长时间地悲恸在李丞相生前所居住的地方。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丞相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深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宴会和传递诗篇的方式,以及对云雾和岁月变迁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层次,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李丞相的追思之情。

李丞相挽诗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lǐ chéng xiàng wǎn shī sān shǒu
李丞相挽诗三首

bīn tà qín chū shè, shī tǒng rǔ lǚ chuán.
宾榻勤初设,诗筒辱屡传。
yī jiē yún wù gé, zuò yuè suì shí qiān.
一嗟云雾隔,坐阅岁时迁。
mái yù é chéng hèn, chéng fēng xiǎng yǐ xiān.
埋玉俄成恨,乘风想已仙。
zhōng dāng wǎn xíng fú, zhǎng tòng suì wéi qián.
终当挽行绋,长恸繐帷前。


相关内容11: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

汴京纪事二十首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致明之高沙三首
    不梦清淮鬓欲凋,因君行色意飘飘。铁头船子旧游处,三尺霜鳞镜面跳。...
  • 汴京纪事二十首
    万炬银花锦绣围,景龙门外软红飞。凄凉但有支头月,曾照当时步辇归。...
  • 寄吴子云
    曾是乘轩客,飘零老更穷,棹船秋叶浦,策杖桂枝丛。往事都如梦,新诗不用工。草庐消得几,不许卧......
  • 题凤凰台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
  •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平生耳裹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 自述
    精神凋耗鬓毛衰,劫火光中第几回。无可奈何教老去,有时猛省忽愁来。师崇道学原非伪,客寄苏州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