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 泷吏(唐·韩愈) |
释义 | 泷吏(唐·韩愈) 引用典故:金木诛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①。 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 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 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 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譬官居京邑②,何由知东吴。 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 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 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 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 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 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 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 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州南数十里,有海(一作水)无天地。 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去声)事。 圣人于天下,于物无不容。 比闻此州囚,亦在生还侬。 官无嫌此州,固罪人所徙③。 官当明时来,事不待说委。 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 胡为此水边,神色久惝慌。 㼚(音冈)大瓶罂小,所任自有宜。 官何不自量,满溢以取斯。 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 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 得无虱其间④,不武亦不文。 仁义饬其躬,巧奸败群伦。 叩头谢吏言,始惭今更羞。 历官二十馀,国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诃,嗟实颇有之。 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潮州虽云远,虽恶不可过。 于身实已多,敢不持自贺。 评注 《后村诗话》: 《答泷吏》篇,不以风土之恶弱、鳄鱼之暴横为忧,而一篇三致意,负罪引慝于身,而无一语归怨于上,惟韩、杜二公为然。 《批韩诗》:朱彝尊曰:故作戏答,以发骇愕,正是长篇转折(“史曰”句下)。众此等质语,绝不易及,学之无可下手(“牙眼”句下)。宛不相识猜度语,大妙(“胡为”二句下)。“虱”字工(“得无”句下)。借别人语罪己,乃真罪己(“巧奸”句下)。欲道贬地远恶,却设为问答,又借吴音野谚,以致其真切之意。语调全祖古乐府来。大抵作此等诗,专以才力运,一毫雕琢藻绘俱使不得。何焯曰:奇波顿起(“官何”句下)。远(“有州”句下)。恶(“牙眼”句下)。接妙(“圣人”二句下)。接妙(“官不”二句下)。收得足(“于身”二句下)。此篇虽似朴拙,然用笔极精妙,无一平笔顺笔。 《义门读书记》:最古。自讼兼望后命,亦得体。顿挫处(“潮州”六句下)。 《初白庵诗评》:通篇以文滑稽,亦《解嘲》、《宾戏》之变调耳,特失职之望少,而负慝之意多。遂成儒者气象。“虱”字用得奇,犹言幺么细琐,无关轻重也(“得无”句下)。 《韩柳诗选》:词意本极疏畅流转,却绝去平熟蹊径,为其质而弥古,淡而弥真也。笔意都从《离骚》、乐府中来。每于叠下几字见句法古质,正似面淡不着粉饰,古乐府中往往有此(“东吴”句下)。 《唐宋诗醇》:欲写贬地远恶,却设为问答,又借吴音俚语以致真切之意,助荒陋之态,格调全祖古乐府来。君子以恐惧修省,《泷吏》篇之谓也。莫道英雄气短。 《唐诗别裁》:借吏言以规讽自嘲,亦自宽解也。从古乐府得来,韩诗中之别调。 《诗法萃编》:诗文不可泥乎法之迹,要贵得乎法之意,且贵得乎法外意,乃善用法而不为法所困耳。……唐人沿用五七言,别齐梁体为律诗,而古诗五七言外,参用四言、杂言……退之《泷吏》、《董生行》等篇,直追楚《骚》、两汉乐府……于是唐诗有复古之盛,卓然为百代楷模。 《岘佣说诗》:《泷吏》一首最质古。 《韩诗臆说》:此诗变屈、贾之语,而得屈、贾之意,最为超古。入后痛骂得妙。 |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