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9-11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

宋代  王之道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是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七行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王觉民和上人褒山因、枣岭魏欣然的珍重之情,以及对古人诗骚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行才业在,
宁久困无津。
秋到抟风翼,
春回纵壑鳞。
褒山方竞秀,
枣岭益争新。
珍重二三子,
诗骚追古人。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几个主要的主题。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骄傲。他说自己的才业存在于这七行的诗词之中,显示出他对自己的文学成就的自豪感。这种自信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在文学领域的独特才华和能力的认可。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王觉民和上人褒山因、枣岭魏欣然的珍重之情。他用"珍重"来形容这二三位友人,表明他对他们的友情和敬重之情。这种珍重之情可能来源于他们的文学才华、品德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人诗骚的追求。他说自己的诗骚是在追随古人的脚步,表明他对古代文学的崇敬和追求。这种追古人的意愿可能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学的传承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自信的个性、对友人的珍重之情以及对古人文学的追求。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表达方式,诗人成功地传递了这些主题,并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情感。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áng jué mín jiǎn bāo shān yīn shàng rén zǎo lǐng wèi xīn rán èr shǒu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

qī xíng cái yè zài, níng jiǔ kùn wú jīn.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qiū dào tuán fēng yì, chūn huí zòng hè lín.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bāo shān fāng jìng xiù, zǎo lǐng yì zhēng xīn.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zhēn zhòng èr sān zi, shī sāo zhuī gǔ rén.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相关内容11: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

送徐次公罢历阳任归三衢

和巩兴宗题回峰寺赠明山主

赠省钦

又送道者王法圆作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紫岩广兮,作镇坤位。尽臣之道,厚德以载。开国南阳,厥绪光大。是似是续,福禄未艾。...
  • 次韵张文伯喜雨
    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壈然。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
  •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
    江上相逢试问津,杖藜来作化灯行。欲知照破无明窟,佛殿荧荧一点明。...
  • 意难忘
    风月吴娃。柳阴中认得,第二香车。春深妆减艳,波转影流花。莺语滑,透纹纱。有低唱人夸。怕误却......
  • 和王觉民民松轩诗
    苍髯绿发三四椽,茅斋高下轻且轩。清风入夜可人意,来与夫子调朱弦。连日秋阴荡残暑,抖擞烦襟欲......
  • 菩萨蛮
    暗潮清涨蒲塘晚。断云不隔东归眼。堂上晚风凉。藕花开处香。夜航人不渡。白鹭双飞去。待得月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