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大龙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0

题大龙寺

宋代  王之道  

万松邀我上崔嵬,入寺山屏次第开。
无说欲知真说法,松声还送出山来。

题大龙寺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题大龙寺翻译及注释

诗词:《题大龙寺》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中文译文:
万松邀我上崔嵬,
入寺山屏次第开。
无说欲知真说法,
松声还送出山来。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写于宋代的《题大龙寺》。诗人受到万松的邀请,一同登上崔嵬山,进入大龙寺。山门打开,景色逐渐展现在眼前。诗人感叹寺庙的壮丽与庄严,仿佛山屏随着门的开启而逐渐展开。诗人表达出自己对佛法的探究,渴望了解真正的佛法,然而他明白真正的佛法无法言说,只能通过松树的声音传达。最后一句表明松树的声音似乎是从山外传来,作为对诗人的回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登上崔嵬山、进入大龙寺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山门的开启,将读者带入了景色逐渐展现的过程中。诗人对大龙寺的壮丽与庄严的感受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的思考也体现在诗中,他希望能够了解真正的佛法,但又意识到真正的佛法无法用言语传达,只能通过松树的声音传递。最后一句意味深长,松树的声音似乎从山外传来,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诗人求索的回应。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感知和思考之中,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题大龙寺拼音读音参考

tí dà lóng sì
题大龙寺

wàn sōng yāo wǒ shàng cuī wéi, rù sì shān píng cì dì kāi.
万松邀我上崔嵬,入寺山屏次第开。
wú shuō yù zhī zhēn shuō fǎ, sōng shēng hái sòng chū shān lái.
无说欲知真说法,松声还送出山来。


相关内容11:

好事近

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

立春示儿二首

长亭怨/长亭怨慢

柳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赞宁上人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
  • 四祖山
    黄梅西去一舍许,奔走龙天瞻四祖。师今何往昔何来,占断金沙长作主。须知至道本不灭,岂独高名固......
  •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紫岩赫赫,众山维则。秉国之钧,百僚是式。志殄仇方,力复明辟。时方中兴,勋冠今昔。...
  • 鹧鸪天 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澹......
  • 丘城道中
    翠巘中间白水边,野梅官柳似当年。正看绕树下残日,便觉前村生晚烟。...
  • 减字木兰花
    爱而不见。立马章台空便面。想像娉婷。只恐丹青画不成。诗人老去。恰要莺莺相伴住。试与平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