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灵叟归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智朋
2025-07-18

灵叟归蜀

宋代  释智朋  

半生清苦衲无畦,惟有莎庭积雪知。
眼带东南海色碧,莫和烟雨看峨眉。

灵叟归蜀翻译及注释

诗词:《灵叟归蜀》
作者:释智朋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半生清苦衲无畦,
惟有莎庭积雪知。
眼带东南海色碧,
莫和烟雨看峨眉。

诗意和赏析:
《灵叟归蜀》是宋代僧人释智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清新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僧人苦修一生的境遇和他内心深处的感受。

首先,诗人表达了灵叟半生以来的清苦修行,使用了“清苦衲无畦”这一形象的描写。清苦衲袈裟是僧人的装束,无畦表示没有稳定的财产和土地。这表明灵叟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尘世隔绝,专注于修行。

接着,诗人描述了灵叟所居住的地方,莎庭积雪。莎庭是指草地,积雪象征着孤寂和寒冷。这里,诗人将灵叟与自然景色相连,表达了他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只有大自然才能理解他的境况。

然后,诗人通过描写灵叟的眼神,展现了他内心的深沉和广阔。诗中提到“眼带东南海色碧”,形容了灵叟眼中闪烁着东南海的蓝色。这暗示着灵叟在长时间的修行中,心灵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界限,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拥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诗人告诫读者不要跟随烟雨去看峨眉。烟雨是恍惚、迷离的景象,而峨眉则是险峻的山峰,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欲望。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们追逐名利、沉迷尘世的警示,呼吁人们要保持清净的心灵,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迷惑。

《灵叟归蜀》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老僧人的清苦修行生活和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境界的描写,诗人引发读者对禅修、超脱尘世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思考。诗中隐含的警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心灵的纯净和追求真正的幸福。

灵叟归蜀拼音读音参考

líng sǒu guī shǔ
灵叟归蜀

bàn shēng qīng kǔ nà wú qí, wéi yǒu shā tíng jī xuě zhī.
半生清苦衲无畦,惟有莎庭积雪知。
yǎn dài dōng nán hǎi sè bì, mò hé yān yǔ kàn é méi.
眼带东南海色碧,莫和烟雨看峨眉。


相关内容11:

鳌山接待

游龟山和何学士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超然居士得得问道於宝峰祥祥师且欲归歌长篇

因雪示随行禅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宝峰照和尚真赞
    山拥云腴,水怀月昼。照彻体前,湛存身后。机头梭路微分,针鼻线芒初透。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坐......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黄檗棒头,马祖喝下。家家春风二三月,处处绿杨堪系马。...
  •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
  • 机禅人发心丐田
    历历机梭看转旋,衲僧手眼有千千。将知白雪上方饭,出自黄云负郭田。溉灌流金溪口月,耕犁卷幕陇......
  • 次韵传道者且游落星院
    风立沙根肤粟顽,冷涵星石水湾湾。登舟欲济轩窗底,扶槛政疑图画间。云拭山容苍玉障,日浮江面紫......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分皮分随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