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毛滂
2025-09-09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

宋代  毛滂  

武陵春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
剩落瑶花衫月明。
嫌怕有纤尘。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
但得清光解照人。
不负五更春。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作者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翻译及注释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过冰檐环佩响,
宿雾在华茵。
剩落瑶花衫月明。
嫌怕有纤尘。

凤口衔灯金炫转,
人醉觉寒轻。
但得清光解照人,
不负五更春。

中文译文:
风吹过冰檐,环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宿雾在华茵上蔓延。
只余下几朵瑶花,月光明亮。
害怕有尘土纤细的飞扬。

凤嘴衔着灯,金色绚烂转动,
人们醉酒中,感觉寒意轻。
只要得到清澈的光芒照耀着人们,
就不会辜负五更时分的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景象,诗人在席间观赏雪景和明亮的月光。诗中运用了富有音响效果的描写,如风吹过冰檐时环佩发出的声响,以及凤口衔灯时金炫转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冷、纯净的向往,将雪和月光作为象征,凸显了冬夜中的诗意和美感。

诗人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表达了对清光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得到清澈的光芒,解除人们的寒冷和困惑,不辜负早晨五更时分的春天。这种渴望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以冬夜的雪景和月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纯粹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通过这种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抽象而富有诗意的境界,并通过对清光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希望的向往。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清新的感受,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拼音读音参考

wǔ líng chūn zhēng yuè shí sì rì yè sūn shǐ jūn xí shàng guān xuě, jì ér yuè fù míng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

fēng guò bīng yán huán pèi xiǎng, sù wù zài huá yīn.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
shèng luò yáo huā shān yuè míng.
剩落瑶花衫月明。
xián pà yǒu xiān chén.
嫌怕有纤尘。
fèng kǒu xián dēng jīn xuàn zhuǎn, rén zuì jué hán qīng.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
dàn dé qīng guāng jiě zhào rén.
但得清光解照人。
bù fù wǔ gēng chūn.
不负五更春。


相关内容11:

柳梢青

长相思(绍兴戊辰闰中秋)

虞美人(琵琶)

南乡子

凤栖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丁香结(商调)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
  • 永遇乐(同前)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
  • 满江红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
  • 卜算子
    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领家看取彩。莫要胡厮赖。堂印傍边更......
  • 南歌子(和前韵)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
  •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