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经古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熊孺登
2025-07-16

经古墓

唐代  熊孺登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经古墓作者简介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经古墓翻译及注释

《经古墓》
碑折松枯山火烧,
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
流水东流逢上潮。

中文译文:
古墓中的碑文折断,松树枯萎,山火将它们烧毁。
夜晚的台阶从未打开,不见朝阳的光芒。
那些逝去的人,仿佛比流水更短暂,
流水向东流去,遇到大潮便涨潮。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古墓墓地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以及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描绘墓地中的一些景物,如碑折了,松树也枯萎了,山火又将它们烧毁,暗示了流逝的时间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夜台从未打开,不见朝阳的光芒,暗示了逝者已经没有机会再见到朝阳,也无法再回到活人的世界。

诗中最后两句以流水作为象征,与逝去的人进行比较。流水向东流去,遇到大潮时会涨潮,表达了时间的不断流逝,生命的短暂如水流一般。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法挽回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简洁短小的语言,巧妙地描绘了古墓的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使得诗歌意义深远,有着深刻的哲理意味。

经古墓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gǔ mù
经古墓

bēi zhé sōng kū shān huǒ shāo, yè tái cóng bì bù céng cháo.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nà jiāng shì zhě bǐ liú shuǐ, liú shuǐ dōng liú féng shàng cháo.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相关内容11:

武夷山仙城

别刘端公

帆游山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月桂(出蒋山,浅黄色)

晨起见雪忆山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多惭孔北海,传教及......
  • 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
  •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柴扉常昼掩,惟有野......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东谿
    近蓄东谿水,悠悠起渌波。彩鸳留不去,芳草日应多。夹岸生奇筱,缘岩覆女萝。兰桡思无限,为感濯......
  • 不了语
    浮名世利知多少,朝市喧喧尘扰扰。车马交驰往复来,钟鼓相催天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