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德裕
2025-07-25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唐代  李德裕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
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
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
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作者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翻译及注释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是唐代李德裕写给蒙韦常侍大尹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的住所在平泉村舍,
近在蒙韦常侍大尹的府邸。
他亲自给我改了一个美好的名字,
我以此诗回谢。

未曾向留侯先生表达感谢,
一直怀念起仲蔚园的景致。
闲暇时,我腾空心思,
谱写紫芝曲,轲乐悠扬。

回到归乡的梦境中,
我看到了赤松村的美景。
突然间,蓬蒿变了颜色,
秋风吹过黍谷暖暄。

我对自己感到很惭愧,
无法达到孔子北海的境界。
虽然我有传教的责任,
但不能比肩衡门的先贤。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于蒙韦常侍大尹的感激之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常侍大尹的敬仰和对美好名字的赞美。诗中描述了他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景象,感受到了梦境中的美景和温暖。最后,他表示自己虽然有传教的责任,但无法达到古代贤人的境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惭愧。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李德裕对友谊和家乡的美好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的自省和对贤人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拼音读音参考

yú suǒ jū píng quán cūn shè jìn méng wéi cháng shì dà yǐn tè gǎi jiā míng yīn jì shī yǐ xiè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wèi xiè liú hóu jí, cháng huái zhòng wèi yuán.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
xián yáo zǐ zhī qū, guī mèng chì sōng cūn.
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
hū gǎi péng hāo sè, é chuī shǔ gǔ xuān.
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
duō cán kǒng běi hǎi, chuán jiào jí héng mén.
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


相关内容11: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

武夷山仙城

别刘端公

帆游山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月桂(出蒋山,浅黄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
  • 句
    吟倚雨残树,月收山下村。(见张为《主客图》)...
  • 经古墓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柴扉常昼掩,惟有野......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东谿
    近蓄东谿水,悠悠起渌波。彩鸳留不去,芳草日应多。夹岸生奇筱,缘岩覆女萝。兰桡思无限,为感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