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仲宾墨竹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19

李仲宾墨竹四首

宋代  方回  

渭川千亩入毫端,子美临风野色寒。
不是画师即诗客,可能收拾与人看。

李仲宾墨竹四首翻译及注释

《李仲宾墨竹四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篇。这组诗描述了李仲宾以墨竹为题材的四幅画作。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渭川千亩入毫端,
子美临风野色寒。
不是画师即诗客,
可能收拾与人看。

译文:
渭川千亩景色尽收画笔之中,
子美在风中观赏着冷寂的田野。
既非画师亦是诗客,
或许会整理作品与人分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仲宾所画墨竹的壮丽景色。墨竹的画作占据了渭川广阔的田野,且这种景色被完美地呈现在画笔之间。诗人以子美之名,赋予了画作观赏者的身份,他在寒冷的风中静静欣赏着这幅作品。诗人表达了作品既可称为出色的画作,也是诗人所钟爱的对象。这幅画作可能会被整理好并与他人分享,无论是以画作的形式还是以诗歌的形式。

第二首:
远静清虚晴雪秋,
重纤浓细映云流。
画成卷轴诗成册,
谁向人间问根由。

译文:
遥远宁静的清虚之地,晴朗的秋天下雪,
轻重纤细的竹影映照着流动的云彩。
画作成卷轴,诗篇成册,
谁会来询问这其中的缘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幽的清虚之地为背景,描述了墨竹的画作。在宁静的秋天下雪时,竹影映照着飘动的云彩,展现出竹子的轻盈和细腻。诗人认为这幅画作可作为卷轴展示,诗篇则可以编成一册。然而,诗人思索着,谁会来询问这幅画作和诗篇背后的由来和意义。

第三首:
独笑须臾不可见,
多情无奈自称贫。
唯应静倚竹林下,
月明风露共清辰。

译文:
独自一人微笑,片刻间无法被察觉,
多情却不得不自称贫穷。
只应该静静依靠在竹林下,
月明、风露与清晨共同降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独自微笑的形象展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他的微笑是如此短暂,几乎无法被人察觉到。诗人自称贫穷,表达了自己的多情之情不被人理解。他只能静静地倚在竹林下,享受月明和清晨带来的宁静和清新。

第四首:
自怜春尽强登临,
竹影纤纤雨未晴。
翠色已分空山外,
一声风竹一声声。

译文:
自我怜悯,春天已过,我仍坚持登临高处,
竹影纤细,雨水仍未停歇。
翠绿的色彩已经延伸到空山之外,
随风响起的是竹子和风声交织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自己的努力的自我安慰。春天已经过去,但他仍然坚持登上高处,欣赏竹子的美景。竹影如丝般纤细,雨水还未停止。翠绿的竹子的色彩延伸到遥远的山外,与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声音。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雨水和风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持追求。

总的来说,方回的《李仲宾墨竹四首》以墨竹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描绘竹子的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使这组诗词更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李仲宾墨竹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lǐ zhòng bīn mò zhú sì shǒu
李仲宾墨竹四首

wèi chuān qiān mǔ rù háo duān, zi měi lín fēng yě sè hán.
渭川千亩入毫端,子美临风野色寒。
bú shì huà shī jí shī kè, kě néng shōu shí yú rén kàn.
不是画师即诗客,可能收拾与人看。


相关内容11:

晚春

连夜书

寄伯宣尚书士常吏侍二首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久过重阳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紫阳山下园五亩,一半教儿种菊花。霜渐浓时花更好,六年何事未还家。...
  •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神奇臭腐变穷通,宇宙纷纭醉眼中。邓禹第堪文学掾,刘歆早作国师公。干戈世故千岐异,礼乐民彝万......
  •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第四岭头分两邑,相背无情水流急。浙河东下彭蠡西,到海终须合为一。海东闻有沃焦石,万国之水不......
  • 再用恢大山韵三首
    往古岂可泥,群饮懲商顽。我有漉酒巾,糟粕常斓斑。其在易之需,云天未渠攀。宴乐以俟时,鸡鸣当......
  • 重阳吟五首
    此身生死国兴亡,摇落年年本是常。无奈潘郎解凄怨,满城风雨近重阳。...
  • 梅雨连日首
    草树加蒙密,波涛计渺冥。似宜穿野屩,直与眺江亭。薪湿厨烟重,泥浑井汲腥。虚堂坐昏黑,时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