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7-20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

宋代  吴芾  

铁杖君家收几年,更原古意赋成篇。
寄来岂为资抚策,应见予心老益坚。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翻译及注释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这首诗通过铁拄杖传递出深刻的诗意和情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
铁杖君家收几年,
更原古意赋成篇。
寄来岂为资抚策,
应见予心老益坚。

诗意:
这首诗是吴芾写给伯洪的回信。伯洪送给吴芾一根铁拄杖,这根杖子在伯洪家收藏了多年。吴芾将这根铁拄杖的古意融入自己的诗篇中。他表示这根铁拄杖的寄来并非为了给予他资助或策略,而是让他的心灵变得更加坚定。

赏析:
这首诗以铁拄杖为象征,传递了作者对友谊和心灵坚韧的思考。

首先,铁拄杖作为一种实物,具有历史沉淀和古意。伯洪将这根铁拄杖送给吴芾,意味着他对吴芾的友谊和赞赏。铁拄杖在伯洪家收藏了多年,显示出它是一件珍贵的物品,具有传统和价值。

其次,铁拄杖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它代表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心灵的支撑。吴芾通过铁拄杖表达了自己对友谊和信念的坚守。他说这根铁拄杖的寄来并非出于资助或策略的目的,而是为了让他的心灵变得更加坚定。这表明他认为友谊和内心的力量比外在的物质支持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铁拄杖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代表了友谊的珍贵,还呼应了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精神。这首诗通过铁拄杖的寄托,传递了作者对友谊的珍重和对内心力量的赞美。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拼音读音参考

bó hóng yǐ tiě zhǔ zhàng jiàn jì èr jué xiè zhī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

tiě zhàng jūn jiā shōu jǐ nián, gèng yuán gǔ yì fù chéng piān.
铁杖君家收几年,更原古意赋成篇。
jì lái qǐ wèi zī fǔ cè, yīng jiàn yǔ xīn lǎo yì jiān.
寄来岂为资抚策,应见予心老益坚。


相关内容11:

胡枢密生辰

感花

六月末间拒霜已开

代同舍上黄相生辰三首

闻鹿生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金山四首
    江上经行四十秋,今朝如得驻扁舟。老夫宁复重来日,欲去殷勤更少留。...
  • 偶得数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
    方安林下乐樵渔,底事牵来剖竹符。道院固知人少讼,丰年何幸俗多娱。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
  • 次韵范经干昆季昌国杂咏
    年年向此眼偏明。春迟故欲牡丹伴,韵剩还驰雅客名。缥缈碧裳留夜月,娉婷玉面起朝酲。却嫌梅蕊无......
  • 钱检法及代期以诗告别因次其韵
    昔年两岸柳,逢春正依依。扁舟转河曲,风光随处宜。弹指岁云何,秋风橘柚垂。折腰得斗粟,未救臣......
  • 渔夫舞
    已见白鱼翻翠荇。任公一掷波千顷。不是六鳌休便领。清昼永。悠扬要在神仙境。...
  • 题汤宰山居
    住在青山下,风流踵谢家。屋头千个竹,园里万株花。乱石危通径,清泉浅见沙。幽居谁得此,倦客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