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9-07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宋代  曹勋  

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翻译及注释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
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
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
台前璧月连天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黄湾真如山般若台的景观。台上有一群禅客,前三后三地来到这里。其中有一位名叫珍公的人引领他们觉悟本心,他用一指指向的柏树不留一点痕迹。我来到这里时,春天已经使梅花如玉一般绽放,我仍然感受到清凉的灵泉,品味着寒碧色的酒。当海印(可能指月亮)升起时,台前的宝璧月光照耀天空,洁白无瑕。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禅修为主题,通过描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的景色和禅客们的修行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境界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悟。

诗中提到的真如山般若台可能是一个禅修场所,它象征着超越凡尘的境地。禅客们相互陪伴,互相启迪,共同追求内心的觉悟。珍公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本心,用一指指向的柏树不留痕迹,寓意着觉悟之境的无形无相。

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梅花盛开如玉,灵泉清凉宜人。这里春意盎然,自然环境与禅修境界相得益彰。当海印升起时,台前的宝璧月光照亮整个天空,给人一种洁白无瑕的感觉,也暗示了禅修的境界超脱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禅修的境界和自然景色的和谐,给人以宁静、清凉、超然的感受。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禅修修行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对追求内心觉悟的思考与启示。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拼音读音参考

tí huáng wān zhēn rú shān bō rě tái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zhēn rú shān zhōng lóng xiàng zhái, qián sān hòu sān shuài chán kè.
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
zhēn gōng tí chàng wù běn xīn, yī zhǐ bù liú tíng xià bǎi.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wǒ lái chūn shì méi yǐ yù, réng xī líng quán zhuó hán bì.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huì kàn hǎi yìn fā guāng shí, tái qián bì yuè lián tiān bái.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


相关内容11:

端午帖子九首

夜雨独觉

天台宰祈雨有感

题钱参政东岩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夜泊仙居客舍
    山寒虚籁接溪声,暮雨连空翠几层。寄榻若无千里梦,便如云衲一孤僧。...
  •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
    闻道南使归,路从城中去。岂如车上瓶,犹挂归去路。引首恐过尽,马疾忽无处。吞声送百感,南望泪......
  • 松隐坐上寄钱大参
    闲里光阴不记名,曲勤宏度访公荣。五云洒翰情文厚,九节浮香琖色轻。宝箑含风清致爽,彩丝萦臂眼......
  • 过秀溪长句
    去年来此上已日,今年重来未寒食。临溪照影老自羞,惭愧春光尚相识。秀溪何许好春容,最是溪深树......
  • 赠陈季野
    平生闻说陈季野,渠正奇奇余下下。人间韵语光陆离,韫椟藏之当待价。庶几一笑排春温,赖有梅花尚......
  • 寄张达道先生
    永怀凝神公,履正群仙夸。流目厌尘土,轩冕卑泥沙。羽盖承倒景,飙轮泛晨霞。前旌络霄队,驻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