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夜泊仙居客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9-07

夜泊仙居客舍

宋代  曹勋  

山寒虚籁接溪声,暮雨连空翠几层。
寄榻若无千里梦,便如云衲一孤僧。

夜泊仙居客舍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夜泊仙居客舍翻译及注释

《夜泊仙居客舍》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寒虚籁接溪声,
暮雨连空翠几层。
寄榻若无千里梦,
便如云衲一孤僧。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泊船仙居客舍的诗词。夜晚,寒山静寂,虚风声与潺潺溪水声交融在一起。暮雨沾湿了层层峰峦,将天空与山色融为一体。诗人将自己寄居的床榻比作没有千里梦的境地,如同一个孤僧穿着朴素的云衲服,宁静而宜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山居的景象,通过对山、水、雨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静谧和宁静。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将山、风、声、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将自己寄居的客舍比作一个没有烦恼的境地,悠然自得地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诗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寒、虚籁、暮雨等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床榻和云衲服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繁琐纷扰的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传递了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使人感受到宁静和安宁的美好。该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意境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

夜泊仙居客舍拼音读音参考

yè pō xiān jū kè shè
夜泊仙居客舍

shān hán xū lài jiē xī shēng, mù yǔ lián kōng cuì jǐ céng.
山寒虚籁接溪声,暮雨连空翠几层。
jì tà ruò wú qiān lǐ mèng, biàn rú yún nà yī gū sēng.
寄榻若无千里梦,便如云衲一孤僧。


相关内容11:

闻逆虏近淮

端午帖子九首

夜雨独觉

天台宰祈雨有感

题钱参政东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
    闻道南使归,路从城中去。岂如车上瓶,犹挂归去路。引首恐过尽,马疾忽无处。吞声送百感,南望泪......
  • 松隐坐上寄钱大参
    闲里光阴不记名,曲勤宏度访公荣。五云洒翰情文厚,九节浮香琖色轻。宝箑含风清致爽,彩丝萦臂眼......
  • 折杨柳五首
    折杨柳,上隋堤,攀条同忆送君时。君王近发关中卒,更戍归来尚未迟。...
  •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
  • 过秀溪长句
    去年来此上已日,今年重来未寒食。临溪照影老自羞,惭愧春光尚相识。秀溪何许好春容,最是溪深树......
  • 赠陈季野
    平生闻说陈季野,渠正奇奇余下下。人间韵语光陆离,韫椟藏之当待价。庶几一笑排春温,赖有梅花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