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韦相公见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05

酬韦相公见寄

唐代  贯休  

盐梅金鼎美调和,诗寄空林问讯多。
秦客弈棋抛已久,楞严禅髓更无过。
万般如幻希先觉,一丈临山且奈何。
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酬韦相公见寄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酬韦相公见寄翻译及注释

酬韦相公见寄

盐梅金鼎美调和,
诗寄空林问讯多。
秦客弈棋抛已久,
楞严禅髓更无过。
万般如幻希先觉,
一丈临山且奈何。
空讽平津好珠玉,
不知更得及门么。

中文译文:

酬答韦相公的来信
盐和梅味在金鼎中美妙调和,
我的诗向寂静的森林问好多次。
寂寞客人扔下了棋局许久,
悟到楞严禅宗的真谛更加无悔。
万般世界皆如幻影,真理需有人先觉悟,
我面对着高山只能无奈叹息。
虽然空言能夸平津的珠玉,
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进入那门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贯休写给韦相公的回信,表达了他对相公来信的回应和一些自己的思考。

贯休以盐梅金鼎美调和形容自己的诗,表示他的诗文之美就像盐梅金鼎调和一般,使人赏心悦目。他以“寄”意指挥韦相公的来信,表示自己的诗向寂静的森林中询问多次。这里的“寂静的森林”可以理解为自己内心的寂静和思考,倍感虚无。

接着他提到“秦客弈棋抛已久”,意指自己已经扔掉了和棋局有关的东西,将心思放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他悟到了楞严禅宗的真谛,感觉这是一种超越棋局的更高层次的体验和领悟,是没有什么可以超越的。

接下来的两句“万般如幻希先觉,一丈临山且奈何。”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看法和自己的处境的思考。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同幻影一般,而真理只有先觉知悟的人才能领悟。他面对高山只能无奈叹息,表示自己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奈。

最后两句“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名利虽然能夸耀平津的珠玉,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进入那门径,是否会有机会享受这些名利。

整首诗既表达了贯休对相公来信的回应,也表达了他对世界和自己处境的思考。在幻象和无奈中,他对真理的追求仍然是他信仰和追求的最高目标。

酬韦相公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wéi xiàng gōng jiàn jì
酬韦相公见寄

yán méi jīn dǐng měi tiáo hé, shī jì kōng lín wèn xùn duō.
盐梅金鼎美调和,诗寄空林问讯多。
qín kè yì qí pāo yǐ jiǔ,
秦客弈棋抛已久,
lèng yán chán suǐ gèng wú guò.
楞严禅髓更无过。
wàn bān rú huàn xī xiān jué, yī zhàng lín shān qiě nài hé.
万般如幻希先觉,一丈临山且奈何。
kōng fěng píng jīn hǎo zhū yù, bù zhī gèng dé jí mén me.
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相关内容11:

送郑阁赴闽辟

寄文秀大师

忆别匡山寄彭泽乾昼上人

寄西山郑谷神

览清尚卷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某公宅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
  • 送徐秀才游吴国
    西江东注急,孤棹若流星。风浪相随白,云中独过青。他时谁共说,此路我曾经。好向吴朝看,衣冠尽......
  • 送人润州寻兄弟
    君话南徐去,迢迢过建康。弟兄新得信,鸿雁久离行。木落空林浪,秋残渐雪霜。闲游登北固,东望海......
  • 思游峨嵋寄林下诸友
    刚有峨嵋念,秋来锡欲飞。会抛湘寺去,便逐蜀帆归。难世堪言善,闲人合见机。殷勤别诸友,莫厌楚......
  •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阳春堪永恨,郢路转......
  • 咏影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还如至公世,洞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