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常山道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9-08

浣溪沙(常山道中)

宋代  辛弃疾  

浣溪沙  

北陇田高踏水频。
西溪禾早已尝新。
隔墙沽酒□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
卖瓜声过竹边村。

浣溪沙(常山道中)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浣溪沙(常山道中)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常山道中)》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陇田高踏水频。
西溪禾早已尝新。
隔墙沽酒□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
更无留影霎时云。
卖瓜声过竹边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诗中的主人公经过北陇田,看到田地里的高脚踩水的农人频繁劳作。接着,诗人又提到西溪,禾苗早已经尝到新的生机。在旅途中,诗人隔着墙沿着小径买了酒,酒中仿佛有纤细的鳞片飞动。突然间,天空飘起微凉的雨,但很快又无影无踪,瞬间消散如云。最后,诗人走过竹边的村庄,听到卖瓜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旅途中细腻而多变的景色。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北陇田的景象,高脚踩水的农人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突显了农田的勤劳和生机。接着,诗人以西溪禾的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更新和生长,给人一种希望和新鲜的感觉。

隔墙沽酒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趣味和情感。诗人通过隔着墙买酒的细节,表达了对世间琐事的抛离和对诗意与美好的追求。纤细鳞的形象使得酒显得尤为美味,也暗示了诗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细腻。

诗中所描绘的微凉雨和霎时云以及诗人所经过的竹边村和卖瓜的声音,都给诗词增添了一种流连忘返、离愁别绪的情感色彩。微凉的雨和转瞬即逝的云象征着瞬息万变的人生和人事,使人感叹光阴的飞逝和世事的无常。而竹边村和卖瓜的声音,更是呈现了人间百态和生活的真实。

综合起来,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意象的运用,辛弃疾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思考和回味。

浣溪沙(常山道中)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cháng shān dào zhōng
浣溪沙(常山道中)

běi lǒng tián gāo tà shuǐ pín.
北陇田高踏水频。
xī xī hé zǎo yǐ cháng xīn.
西溪禾早已尝新。
gé qiáng gū jiǔ xiān lín.
隔墙沽酒□纤鳞。
hū yǒu wēi liáng hé chǔ yǔ, gèng wú liú yǐng shà shí yún.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
mài guā shēng guò zhú biān cūn.
卖瓜声过竹边村。


相关内容11:

芭蕉雨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

东坡引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

鹧鸪天(不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临江仙(为岳母寿)
    住世都无菩萨行,仙家风骨精神。寿如山岳福如云。金花汤沐诰,竹马绮罗群。更愿升平添喜事,大家......
  •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东篱多种......
  • 新荷叶(再和前韵)
    春色如愁,行云带雨才归。春意长闲,游丝尽日低飞。闲愁几许,更晚风、特地吹衣。小窗人静,棋声......
  •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走马月明中。折芙蓉。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风景不争多。奈......
  • 醉落魄(江阁)
    梯横画阁。碧栏干外江风恶。笑声欢意浮杯酌。秋水春山,相对称行乐。谁家青鸟穿帘幕。暗传空有阳......
  • 鹊桥仙(留题安福刘氏园)
    花腮百媚,柳丝千尺,密影金铺碎日。过云微雨报清明,半天外、烟娇雾湿。当歌有恨,问春无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