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葛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7

赠葛苇

宋代  苏轼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
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
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赠葛苇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赠葛苇翻译及注释

《赠葛苇》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椽茅屋半摧倾,
肯向蜂窠寄此生。
长恐波头卷室去,
欲将船尾载君行。
小诗试拟孟东野,
大草闲临张伯英。
消遣百年须底物,
故应怜我不归耕。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名叫葛苇的朋友的赠诗。诗中描绘了苏轼自己生活在摇摇欲坠的竹椽茅屋中,但他仍然愿意将这种困苦的生活寄托于诗歌之中。他担心自己的房屋会被洪水冲走,但他愿意将船尾作为友人的座位,载着友人一同离去。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葛苇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过着消遣百年的闲散生活,不愿意回归田园劳作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的情感和思考。首两句描绘了苏轼生活环境的贫破,但他仍然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寄托于这种境况之中。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和愿望,他愿意将自己的船尾作为友人的座位,一同离开这个寥寂的生活。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使用了孟东野和张伯英这两位古代文人的名字,试图将自己与他们相提并论,表达自己的文人身份和闲散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不愿意回归田园劳作的心情,他希望过着自由自在的消遣生活,不受束缚。

整首诗词简洁有力,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苏轼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文人情怀。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对生活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赠葛苇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gé wěi
赠葛苇

zhú chuán máo wū bàn cuī qīng, kěn xiàng fēng kē jì cǐ shēng.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zhǎng kǒng bō tóu juǎn shì qù, yù jiāng chuán wěi zài jūn xíng.
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
xiǎo shī shì nǐ mèng dōng yě, dà cǎo xián lín zhāng bó yīng.
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
xiāo qiǎn bǎi nián xū dǐ wù, gù yīng lián wǒ bù guī gēng.
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相关内容11:

答周循州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送范中济经略侍郎分韵赋诗以元戎十乘以先启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云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芙蓉城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
  • 和子由蚕市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
  •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
  • 赠王子直秀才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
  •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