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我欲往沧海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10

我欲往沧海

宋代  王安石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我欲往沧海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欲往沧海翻译及注释

《我欲往沧海》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追求理想、拯救世人的情怀。诗人自比为欲往沧海的人,而来访的客人则象征着河源,即源头,代表了人类的千百年的困顿和迷惘。诗人手中的囊中胶象征着拯救的力量,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这千载以来的困境。诗人告诉客人,他将要前往治理昆仑,昆仑山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仙山之一,象征着理想和追求。然而,诗人深感自己的言谈无力回报客人的期望,只能相视而泪如倾盆。客人劝诗人留下来,但诗人坚定地表示要前往扶桑根,即东方的日本,寓意着追求新的希望和出路。最后一句表达了春风吹拂诗人的舟船,他将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对远方的憧憬和目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诗人通过自比为欲往沧海的人,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和拯救世人的决心。诗中的囊中胶象征着拯救的力量,显示出诗人对于改变现状和解决问题的渴望。诗人的言谈无力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省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于客人期望的压力和责任感。诗中的昆仑和扶桑根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代表了诗人追求理想和新生的渴望。最后一句以春风吹拂舟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远方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展现了王安石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通过象征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欲往沧海拼音读音参考

wǒ yù wǎng cāng hǎi
我欲往沧海

wǒ yù wǎng cāng hǎi, kè lái zì hé yuán.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shǒu tàn náng zhōng jiāo, jiù cǐ qiān zǎi hún.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wǒ yǔ kè tú ěr, dāng hái zhì kūn lún.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tàn xī xiè bù néng, xiāng kàn tì fān pén.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kè zhǐ wǒ qiě wǎng, zhuó fā fú sāng gēn.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chūn fēng chuī wǒ zhōu, wàn lǐ kōng mù cún.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相关内容11:

送孙叔康赴御史府

题雱祠堂

江宁夹口二首

赐也

题山寺扉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收盐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穷囚破屋正嗟郗,吏兵操舟去复出。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
  • 送王覃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
  •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白下长干何可见,风尘愁杀庾兰成。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 定林所居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 陇东西二首
    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07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独悟自根本,不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