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应之出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21

和应之出城

宋代  张耒  

路穿槐柳遶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和应之出城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和应之出城翻译及注释

《和应之出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路穿槐柳绕山斜,
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
绛缯千片剪榴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出城的场景。槐树和柳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蜿蜒的山路两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夏天的长日里,乡村和市集交相辉映,繁华盛世的景象映入眼帘。诗中提到了一寻青玉般的翠绿竹叶,以及数不尽的绛红丝带般的剪纸榴花。

这首诗意境清新明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繁荣的场景。槐树和柳树的穿插,山路的曲折,以及夏日乡村与市集的对比,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繁华。青玉一寻的竹叶和绛红千片的榴花,则给人以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宋代乡村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间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青绿和绛红的色彩的运用,以及竹叶和榴花的形象对比,也传递了一种繁荣与生机的意象。整首诗词情景交融,意境美好,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和应之出城拼音读音参考

hé yīng zhī chū chéng
和应之出城

lù chuān huái liǔ rào shān xié, cháng xià cūn xū duì wù huá.
路穿槐柳遶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qīng yù yī xún pī tuò zhú, jiàng zēng qiān piàn jiǎn liú huā.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相关内容11:

立春三首

欲知归期近呈天启

寓寺八首

水仙花叶如金灯而加柔泽花浅黄其干如萱草秋

东斋杂咏{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酴醾
    欲知此园古,请视酴醾苍。孙枝已轮囷,走蔓龙蛇长。春风一吹嘘,灼灼发奇光。仙姝不可挹,顺风饮......
  • 离山阳入都寄徐仲车
    孤城芳树碧层层,村落黄昏只见灯。回首事如前夕梦,出门心似下山僧。仕求行道时难偶,意欲谋闲力......
  • 题史院直舍鱼鹭屏
    钟钟声稀下直迟,秋晖初转万年枝。寒厅尽日谁相对,惭愧屏风两鹭鸶。...
  • 东斋杂咏{盆池}
    点点青萍秋后衰,溶溶晴日见鱼儿。水边窥影何方客,自照行吟憔悴姿。...
  • 和应之檐雀
    群儿探雀雏,雀母悲且鸣。万物虽异性,爱子均一情。母心于子谁不怜,尔胡弃子当道边。谅非人情不......
  • 舟中书事
    久客益知行路难,镜中双鬓不须看。山川积雪坚冰地,舟楫长淮古汳间。馈费主人勤俗礼,书来故里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