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9-10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

元代  元好问  

浣溪沙  

万顷风烟入酒壶。
西山归去一狂夫。
皇家结网未曾疏。
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忖用时无。
醉来聊为鼓咙胡。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顷风烟入酒壶。
西山归去一狂夫。
皇家结网未曾疏。
情性本宜闲处著,
文章自忖用时无。
醉来聊为鼓咙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归隐山林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放浪形骸的人,他选择了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他将自然景色、酒壶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万顷风烟入酒壶"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宏伟,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将自然景色融入自己的心境中。"西山归去一狂夫"表达了主人公选择回归自然的决心和态度。"皇家结网未曾疏"暗示了主人公对权力和名利的拒绝,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忖用时无"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最后一句"醉来聊为鼓咙胡"则表达了主人公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随心所欲地享受酒宴和音乐的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它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归隐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shǐ yuàn dé gào guī xī shān
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

wàn qǐng fēng yān rù jiǔ hú.
万顷风烟入酒壶。
xī shān guī qù yī kuáng fū.
西山归去一狂夫。
huáng jiā jié wǎng wèi zēng shū.
皇家结网未曾疏。
qíng xìng běn yí xián chù zhe, wén zhāng zì cǔn yòng shí wú.
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忖用时无。
zuì lái liáo wèi gǔ lóng hú.
醉来聊为鼓咙胡。


相关内容11:

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

阮郎归 为李长源赋

浪淘沙

浣溪沙 三台送客,作离合体

鹧鸪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
  • 满庭芳
    十里轻阴,一川新绿,不应春事来迟。试探消息,犹未减罗衣。谁信闺房秀色,倚风试、桃李先枝。呈......
  • 鹧鸪天
    彩舞萱衣喜气新。年年今日庆生辰。碧香雾笼清晓,红入桃花媚小春。须酩酊,莫逡巡。九霞杯冷更□......
  • 山居杂诗
    树合秋生满,村荒暮景闲。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
  • 水调歌头 长寿新齐
    苍烟百年木,春雨一溪花。移居白鹿东崦,家具满樵车。旧有黄牛十角,分去声得山田一曲,凉薄了生......
  • 虞美人
    樱桃元是仙郎种。次第芳菲动。开残山杏没都红。一树梨花如雪月明中。三生蝶化南华梦。只有情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