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吴殿丞代州通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吴殿丞代州通判

宋代  梅尧臣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吴殿丞代州通判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吴殿丞代州通判翻译及注释

《吴殿丞代州通判》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追求功名的决心。诗中提到的“吴殿丞”是指诗人自己的官职,他被任命为代州的通判,负责边疆事务。作者并不回避权势,相信只有了解自己的长处,才能在任职中发挥所长。他认为,像他这样有能力的官员,如果能辅佐边疆,必将对国家有所贡献。代州作为重要的边疆地区,过去已经选拔了许多优秀的将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功名,并且希望能够在太行山中振臂一呼,扬名立万。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仕途的渴望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作者以自己的官职作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边疆事务的责任感和决心。他认为,只有了解自己的长处并将其发挥出来,才能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作者对代州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他知道代郡是一个雄要之地,过去已经选拔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获得功名,并在太行山中展示自己的声威。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仕途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责任感和报国情怀。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表达直接。通过对自己官职的描述和对边疆事务的思考,作者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整首诗词气势磅礴,表达了作者追求功名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吴殿丞代州通判拼音读音参考

wú diàn chéng dài zhōu tōng pàn
吴殿丞代州通判

jǔ cái bù bì shì, bì yě zhī qí zhǎng.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wáng guān chéng jì jì, qǐ dé zuǒ biān jiāng.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dài jùn shí xióng yào, xī yǐ xuǎn shuài liáng.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gōng míng nǎi yù qǔ, chì yù dēng tài xíng.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相关内容11: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观王氏书

冬夕会饮联句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
    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多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风沙暂时远,紫线忆......
  • 若讷上人弹琴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先王礼有节,不可过......
  • 秋日家居
    移榻爱晴晖,翛然世虑微。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无人知静景,苔色照......
  • 哭尹师鲁
    谪死古来有,无如君甚冤。文章不世用,器业欲谁论。野鸟灾王傅,招辞些屈原。平生洛阳友,零落几......
  • 古柳
    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腹肤藏蛟龙,半夜雷......
  •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
    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涸潭深幽幽,枯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