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鵁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9-09

鵁鶄

宋代  张耒  

败荷枯苇一方池,溪上鵁鶄坐得知。
何事月寒风露下,挛拳孤影在风枝。

鵁鶄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鵁鶄翻译及注释

《鵁鶄》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败荷枯苇一方池,
溪上鵁鶄坐得知。
何事月寒风露下,
挛拳孤影在风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冷寂的秋夜景象。在一个枯败的荷叶和枯萎的芦苇环绕的小池塘边,一只鵁鶄(一种水鸟)独自栖息在溪流上。在寒冷的月光、冷风和露水的映衬下,它孤寂地坐在风摇的枝条上,显得十分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凄凉之情。首句以败荷枯苇和池塘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凋零和寂寞。第二句描绘了一只鵁鶄独自栖息在溪流上,它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似乎是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和感知。第三句以月寒、风露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寒冷和孤寂的氛围。最后一句以挛拳孤影在风枝的形象,将鵁鶄的孤独形象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凄凉和孤寂意象,引发读者对人生的反思和对孤独的感同身受。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情感的交融,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的艺术。

鵁鶄拼音读音参考

jiāo jīng
鵁鶄

bài hé kū wěi yī fāng chí, xī shàng jiāo jīng zuò dé zhī.
败荷枯苇一方池,溪上鵁鶄坐得知。
hé shì yuè hán fēng lù xià, luán quán gū yǐng zài fēng zhī.
何事月寒风露下,挛拳孤影在风枝。


相关内容11:

谢钱穆父惠高丽扇

刘壮舆是是堂歌:

次韵王彦昭感秋三首

于湖曲

崇化寺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晚有感
    洛川三月鹎鵊鸣,游絮萦空尘不惊。茸茸草色铺风软,点点杨花着水轻。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
  • 初入试院
    莫叹匆匆幞被行,赖逢数子美如英。已看明月同为客,应犯初寒复入城。白日有书追睡思,青灯无梦听......
  • 春雨谣
    晚云欲着树,中夜一犂雨。老农呼子孙,力作莫辞苦。风吹润土如炊香,烹鸡为黍饷南冈。我知圣人在......
  • 赠圆明老
    一粥一斋年已老,千经万论不留心。菩提本自非言说,默默知师得更深。...
  • 登梦野亭
    危亭瞰云梦,眼界浩无边。秋见长江路,晴宽七泽天。永怀哀郢赋,谁吊独醒贤。俯仰悲千古,披襟尚......
  • 同七兄及崧上人自坟庄还寺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不是耽闲散,从来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