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寻道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勃
2025-09-06

寻道观

唐代  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寻道观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寻道观翻译及注释

《寻道观》是唐代王勃创作的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寻道之路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述了一座寺庙,庙内芝草和珍奇之物琳琅满目。庙门前的清澈池塘边上长满了香气四溢的桂树。庙内的丹洞肃穆,朝圣者行走在松树枝条之间。庙内珍藏了三座神山记载的玉书籍,以及描绘五座名山的金银制图。在庙门前远眺,只能看到苍龙的背影,遥望白云漫延的大街。这些景观描绘了一个宏伟恢弘的道观,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绘道观的豪华规模和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追求和对道教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芝草和桂树象征着道教的神秘和祥和;玉书和金图则代表了道教的智慧和壮丽。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传达出对道教信仰的崇敬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在赏析上,《寻道观》运用了豪华的描写手法,展示了唐代文人对道教修行和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诗中的景观描写细腻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座庙宇之中。同时,诗人通过表达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呼应了唐代盛行的道教信仰,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神秘与灵性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丽美,是唐代隐逸诗的典范之作。

寻道观拼音读音参考

xún dào guàn
寻道观

zhī chán guāng fēn yě, péng quē shèng guī mó.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bì tán qīng guì yù, dān dòng sù sōng shū.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yù jí sān shān jì, jīn xiāng wǔ yuè tú.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cāng qiú bù kě dé, kōng wàng bái yún qú.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相关内容11:

吴山青·金璞明

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相和歌辞·雁门太守行

清平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水调歌头
    灵谷有荚气,盘结在巴山。云蒸雨朵欲遣,奇怪出人间。不作丰城宝剑,不作渥洼灵种,不作化龙竿。......
  • 水调歌头(冬至)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压头,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
  • 鹧鸪天(雪梅)
    压蕊拈须粉作团。疏香辛苦颤朝寒。须知风月寻常见,不似层层带雪看。春髻重,晓眉弯。一枝斜并缕......
  •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
  • 点绛唇
    莺语愁春,海棠风里胭脂雨。酒杯慵举。闲扑亭前絮。漠漠斜阳,截断愁来路。凭阑伫。满怀离苦。分......
  • 鹊桥仙
    靓妆艳态,娇波流盼,双靥横涡半笑。尊前烛畔粉生光,更低唱、新翻转调。花房结子,冰枝清瘦。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