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赵无垢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8

挽赵无垢二首

宋代  李曾伯  

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
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
江夏动劳上,东平礼义间。
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挽赵无垢二首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挽赵无垢二首翻译及注释

《挽赵无垢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由两首组成,描绘了作者对挽救国家危难的愿望和对时代艰辛的感叹。

第一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早奏玉垣绩,
才登金掌班。
众皆期两地,
谁谓老三山。

诗意:清晨奏乐声响起,表彰才能的人已被选拔入朝。大家都期待着他能在两地间建功立业,但谁会想到他竟然选择了老三山。

赏析:第一句描述了清晨奏乐的场景,玉垣指皇宫,绩指表彰功绩。第二句表明了才能出众的人被选拔入朝,成为金掌班的一员,可以理解为官职的提升。第三句中的"众皆期两地"表示大家都期待着他能在不同的地方有所建树。最后一句"谁谓老三山"则是出人意料的转折,老三山指的是隐居的地方,意味着他放弃了官职的机会,选择了退隐山林。整首诗通过对人生选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抱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矛盾感,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夏动劳上,
东平礼义间。
壮猷惭弗克,
孰与济时艰。

诗意:江夏地方动荡,劳苦的人居上位,东平地方礼义之间。壮丽的事迹不能与时代的艰难相比,让人感到惭愧。

赏析:第一句描述江夏地方的动荡,劳苦的人却能获得高位,可以理解为社会的不公与混乱。第二句中的东平指的是地名,表示在一个注重礼义的地方,暗示社会秩序相对正常。第三句中的"壮猷惭弗克"表达了壮丽的事迹与时代的压力之间的对比,使人感到惭愧。最后一句"孰与济时艰"表达了对于时代困难的无力感,提出了一个反问,暗示作者对于挽救时代困境的无奈。

通过这两首诗,李曾伯展现了对于个人抱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纠结与无奈,以及对于退隐生活与时代艰辛的思考。这些诗句虽然简洁,但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于时代状况的感叹,展示了李曾伯作为一位宋代士人的独特情感和思想。

挽赵无垢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zhào wú gòu èr shǒu
挽赵无垢二首

zǎo zòu yù yuán jī, cái dēng jīn zhǎng bān.
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
zhòng jiē qī liǎng dì, shuí wèi lǎo sān shān.
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
jiāng xià dòng láo shàng, dōng píng lǐ yì jiān.
江夏动劳上,东平礼义间。
zhuàng yóu cán fú kè, shú yǔ jì shí jiān.
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相关内容11:

白羊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和清汀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送耐翁住天柱延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自和
    一壑冯夷宅,五丁盘古开。天将作甘澍,地岂著浮埃。梭化雷陂去,槎乘星渚来。犹疑真隐在,搜访莫......
  • 湘东苑
    湘东王好开芳甸,亭台环绕朱栏遍。就中应教谁最多,庾信江淹日欢宴。七十里围高木栅,花柳烧残少......
  • 和遁泽喜雨韵二首
    叶下亭臯半月秋,风飞雷厉起云头。一奁返照收林樾,万派飞泉响浍沟。放郑贤侯初下令,乞灵拙士未......
  • 新竹新韵
    瞻彼依依竹,来依夫子墙。密含千亩势,清閟一窗凉。直指生来瘦。贞标静里香。缅怀仪凤意,不记岁......
  • 七里濑
    瞬息沿流七里遥,感时回缆木兰桡。高台未变陵兼谷,故国频更市与朝。风散乱云通去驿,雨消残雪助......
  • 自和山房十咏
    新来诗思与秋清,野径无人适意行。道尽青松知小雨,隔林怪在竹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