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9-08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宋代  吴潜  

妖蜃吹城市海涛,也疑瀛岛产琨瑶。
老滕解把真成妄,郢曲如今始再调。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翻译及注释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是宋代吴潜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妖蜃吹城市海涛为题材,表达了一种幻化和虚幻的意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妖蜃吹城市海涛,
也疑瀛岛产琨瑶。
老滕解把真成妄,
郢曲如今始再调。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妖蜃吹起城市的海浪来形容一种幻化和虚幻的景象。妖蜃是一种虚假的神话生物,能够制造出虚幻的景象,这里用它吹起的海浪来象征一种不真实的境界。城市中的海浪奔腾起伏,让人产生疑惑,似乎是瀛洲(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产生的珍贵宝石。这种景象使人感到迷惑不解,真假难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老滕解(古代音乐家)和郢曲(一种古代音乐曲调)。老滕解将真实的事物演绎成了虚幻的音乐,而郢曲则是一种曲调,它的再次调起似乎也在暗示着一种虚幻的境界。整首诗词通过这些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一种幻化、虚幻和迷惑的情感。

这首诗词运用了妖蜃、海涛、瀛岛、琨瑶、老滕解和郢曲等意象,通过虚幻的景象和音乐来表达幻化和虚幻的情感。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呈现了一幅迷离而奇妙的画面。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反思现实生活中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辨识难题。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zài hé zhào zhī lù yùn sān shǒu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yāo shèn chuī chéng shì hǎi tāo, yě yí yíng dǎo chǎn kūn yáo.
妖蜃吹城市海涛,也疑瀛岛产琨瑶。
lǎo téng jiě bǎ zhēn chéng wàng, yǐng qū rú jīn shǐ zài diào.
老滕解把真成妄,郢曲如今始再调。


相关内容11:

饯赵物斛三首

送谢方伯赴试

谢赵倅送双雉腊蹄

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同存子侄造成莲荡舟中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出郊韵三首
    父老休惊作长官,只将田畯一般看。汝应西墅功将毕,我亦南柯梦向残。夕照拖云枫影乱,秋风扫地叶......
  • 古风一首送常明仲还里社
    韪轩吾石友,相从三十年。舌本多文献,胸笥皆简编。脊梁硬於铁,虽贫不言钱。古井波愈静,老干骨......
  • 和通斋密窝韵二首
    密密窝中养妙倪,恐因题扁被人知。了无声臭谁能测,纵有神明岂足窥。此外不忧还不惧,於中何虑更......
  • 题山桥十首
    轧轧飞车入翠微,人於妙处未深知。自从标榜新拈掇,碎却山桥一段奇。...
  •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
    九人清赏尚堪夸,记得归时月未斜。诗卷寂寥今岁客,虬枝依旧去年花。仙宗屡欲编为谱,句法深惭不......
  • 再咏番易方节士
    博物君子识览精,包罗错综能成文。夫何吴兴载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非草非木言甚決,品类繁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