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láng bù xiù
成语解释: |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
成语出处: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不上不下 »、不稂不莠 » |
不郎不秀是什么意思

=不稂不莠。比喻不成材。(“郎”,元明时代指平民子弟,“秀”指官僚贵族子弟)
国语辞典郎,平民子弟。秀,贵族子弟。不郎不秀指不高不下,比喻不成材、没出息。参见「不稂不莠」条。明.田艺蘅《留青日记抄.卷四.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不郎不秀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侮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论功封赏
销神流志
急来报佛脚
朝过夕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