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于鹄
2025-07-19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

唐代  于鹄  

年老功成乞罢兵,玉阶匍匐进双旌。
朱门鸳瓦为仙观,白领狐裘出帝城。
侍女休梳官样髻,蕃童新改道家名。
到时浸发春泉里,犹梦红楼箫管声。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作者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翻译及注释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

年老功成乞罢兵,
玉阶匍匐进双旌。
朱门鸳瓦为仙观,
白领狐裘出帝城。
侍女休梳官样髻,
蕃童新改道家名。
到时浸发春泉里,
犹梦红楼箫管声。

中文译文:

送唐朝大夫让节回山(或作送唐朝中丞入道)

年老功成之后请求罢兵,
在玉阶上匍匐前进,双旌相随。
朱门下是一座仙观,屋顶上饰以鸳鸯瓦,
穿戴着白领狐裘,从帝都城出发。
侍女们不再戴着官样的发髻,
蕃童们改名为道家弟子。
到了那时候,随着泉水的浸润,
仿佛又梦到了红楼中的箫管声。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年长的朝廷官员让节归山修道的情景。他功成名就之后,请求罢兵,离开了帝都,返回自己的故乡。他的府邸变成了一座修道的神仙观,屋顶上饰以鸳鸯瓦,展现了祥和安宁的氛围。他穿戴着白领狐裘,表明了他已经脱离了俗世的尘嚣。侍女们放下了繁琐的宫廷发髻,蕃童们也改名改姓,改为道家弟子,彻底放弃了以前的世俗身份。返回故乡后,他将在春泉中洗去一切俗尘,仿佛又梦到了红楼中的美好景象。

诗中的描写充满了对古代道家修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超脱尘世的烦忧,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诗人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了这位大夫返乡修道的场景中,让人感受到一种脱离尘俗、追求修炼的向往与浪漫。诗句中暗含了对仙境的描摹,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让人沉思。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táng dài fū ràng jié guī shān yī zuò sòng táng zhōng chéng rù dào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

nián lǎo gōng chéng qǐ bà bīng, yù jiē pú fú jìn shuāng jīng.
年老功成乞罢兵,玉阶匍匐进双旌。
zhū mén yuān wǎ wèi xiān guān,
朱门鸳瓦为仙观,
bái lǐng hú qiú chū dì chéng.
白领狐裘出帝城。
shì nǚ xiū shū guān yàng jì, fān tóng xīn gǎi dào jiā míng.
侍女休梳官样髻,蕃童新改道家名。
dào shí jìn fā chūn quán lǐ, yóu mèng hóng lóu xiāo guǎn shēng.
到时浸发春泉里,犹梦红楼箫管声。


相关内容11:

醉后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谿礼白鹤观祠

省试恩赐耆老布帛(一作崔宗诗)

送徐员外还京(一作使还上都)

玉泉寺与润上人望秋山怀张少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
  • 剑化为龙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云涛透百丈,水府跃......
  • 寄周恽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 送韦侍御司议赴东都
    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文宪芙蓉沼,元方羔雁群。河关连巩树,嵩少接秦云。独有临风思,睽携不......
  •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
  • 酬严维秋夜见寄
    遥夜思悠悠,闻钟远梦休。乱林萤烛暗,零露竹风秋。启户云归栋,褰帘月上钩。昭明逢圣代,羁旅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