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嘉祐
2025-07-20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唐代  李嘉祐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作者简介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翻译及注释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译文:
我自常州回到江阴的途中作

到处都是空荒的篱落,江村的景象令人无法忍受。
没有人关心花草的颜色憔悴,多雨天的鸟鸣令人感到寒冷。
黄霸刚刚到郡任职,陶潜还没有离职。
在这个春天,却忙于征战之事,谁会关心衰败和残破。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李嘉祐自常州还江阴的途中所见所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荒凉、寒冷,反映了江村的萧瑟和凄凉。篱落空荒,花色惨淡,雨天的鸟鸣更加显得冷酷和凄凉。诗中还提到了黄霸初任郡守和陶潜还未离职,暗示着时局动荡和官僚体制的困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征战之事的不满,他认为在这个春天,人们应该关注的是颓废和残破的现状,而不是忙于战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江村凄凉景象的反思和不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比和对比,把握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的气氛。他对黄霸的到来和陶潜的离职,以及征战之事的忙碌和内心的困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和权力的追求的反思和意识。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写和雅致的形象化描绘,表达了对军事行动和官僚机构的反思和不满。这首诗的意境简洁明快,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强烈的心灵触动。它不仅是对时代困境的批判,还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呈现,展现了李嘉祐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力。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拼音读音参考

zì cháng zhōu hái jiāng yīn tú zhōng zuò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chǔ chù kōng lí luò, jiāng cūn bù rěn kàn.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wú rén huā sè cǎn, duō yǔ niǎo shēng hán.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huáng bà chū lín jùn, táo qián wèi bà guān.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chéng chūn wù zhēng fá, shuí kěn wèn diāo cán.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相关内容11:

李潮八分小篆歌

答郑十七郎一绝

送裴别将之安西

即事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斗鸡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
  • 九日登高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
  • 木皮岭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
  •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
    睹君济时略,使我气填膺。长策竟不用,高才徒见称。一朝知己达,累日诏书征。羽翮忽然就,风飙谁......
  •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
    青春带文绶,去事魏征西。上路金羁出,中人玉箸齐。当歌酒万斛,看猎马千蹄。自有从军乐,何须怨......
  •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