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齿坐呈山南诸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7-20

齿坐呈山南诸隐

唐代  孟浩然  

春天  闺怨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齿坐呈山南诸隐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齿坐呈山南诸隐翻译及注释

译文:在南山的隐居中,独坐在山峰之上。樵子看不出我的见识,只有山僧懂得欣赏。他以我为好事,携手一起来观赏。竹林中的露水在夜晚滴落,松树上的清风在白天吹拂。我一直抱着微薄的志向,更何况感受到前人的规范。在这里没有什么奇特的计划,百姓会如何看待呢。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孟浩然在山间隐居的生活,他独自坐在南山峰上,观赏着山中的景色。虽然樵子不能理解他的见识,只有山僧懂得欣赏。孟浩然以自己的志向为荣,并且受到前人的规范的启发。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奇特的计划,这让他思考百姓对他的看法。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孟浩然在山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追求内心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心境。他坐在山峰上,欣赏着山中的景色,与樵子和山僧进行交流。诗中的竹林露水和松树清风,以及对前人规范的感受,都象征着生活的淡定和清静。整首诗意境恢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认可,并思考了百姓对他的看法。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孟浩然的高尚情操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

齿坐呈山南诸隐拼音读音参考

chǐ zuò chéng shān nán zhū yǐn
齿坐呈山南诸隐

xí gōng yǒu yí zuò, gāo zài bái yún chuí.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
qiáo zǐ bú jiàn shí, shān sēng shǎng zì zhī.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yǐ yú wèi hǎo shì, xié shǒu yī lái kuī.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zhú lù xián yè dī, sōng fēng qīng zhòu chuī.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cóng lái bào wēi shàng, kuàng fù gǎn qián guī.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
yú cǐ wú qí cè, cāng shēng xī yǐ wéi.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相关内容11:

舟行入剡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晓晴(一作晚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寻陈逸人故居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今宵泉壑里,何处觅......
  • 祇园寺
    宝坊求往迹,神理驻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来。加持将暝合,朗悟豁然开。两世分明见,馀生复......
  • 张郎中梅园中
    绮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故园留不住,应是恋弦歌。...
  • 赠裴迪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 友人会宿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 送韦十二兵曹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迹在戎府掾,心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