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巧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1

踏莎行(巧夕)

宋代  刘克庄  

踏莎行  

驱鹊营桥,呼蟾出海,朝朝暮暮遥相望。
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
玉兔迷离,金鸡嘲口析,二星无语空惆怅。
元来上界也多魔,天孙长怨牵牛旷。

踏莎行(巧夕)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踏莎行(巧夕)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巧夕)》是刘克庄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驱赶乌鹊离开营桥,呼唤着月亮出现在海上,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我们相隔遥远,互相望眼欲穿。谁能知道风雨正此时来临,银河上的波浪开始涌动。玉兔的光芒渐渐迷离,金鸡发出嘲笑和分析,两颗星星无言地黯然失色。原来上界也有许多魔怪,天孙长久以来怨恨着牵牛星旷远的离去。

诗意:
《踏莎行(巧夕)》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以及人们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命运的无常。诗中的驱鹊、呼蟾、银河等形象富有象征意味,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思考。

赏析:
该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感悟。首句“驱鹊营桥,呼蟾出海”通过呼唤鹊和蟾蜍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日月运行、自然规律的追问和思索。接着,诗人描述了朝朝暮暮的相望,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遥远和隔阂,以及对于与亲人、朋友的分离的感伤之情。

诗中的“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起伏。诗人运用了玉兔、金鸡、二星等形象,以及上界的魔怪和天孙的牵牛等传说元素,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想象力。最后一句“天孙长怨牵牛旷”,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类命运与传统文化的关联的关注。

整体而言,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和传说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于人类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哲理性。

踏莎行(巧夕)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qiǎo xī
踏莎行(巧夕)

qū què yíng qiáo, hū chán chū hǎi, zhāo zhāo mù mù yáo xiāng wàng.
驱鹊营桥,呼蟾出海,朝朝暮暮遥相望。
shéi zhī fēng yǔ cǐ shí lái, yín hé biàn yǒu xiē bō làng.
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
yù tù mí lí, jīn jī cháo kǒu xī, èr xīng wú yǔ kōng chóu chàng.
玉兔迷离,金鸡嘲口析,二星无语空惆怅。
yuán lái shàng jiè yě duō mó, tiān sūn zhǎng yuàn qiān niú kuàng.
元来上界也多魔,天孙长怨牵牛旷。


相关内容11:

浪淘沙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

浪淘沙(刘左史光祖之生正月十日李夫人之生以十九日赋两词寄之)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定风波(再和前韵药名)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
  • 水调歌头(喜归)
    遣作岭头使,似戍玉门关。来时送者,举酒珍重祝身安。街畔小儿拍笑,马上是翁矍铄,头与璧俱还。......
  • 西江月(晚春时候)
    闻道晚春时候,暖风是处花飘。游人争渡水南桥。多少池塘春草。跃马谁联玉勒,钓鱼应泛兰桡。韶光......
  • 喜迁莺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
  • 海棠春令(同官约瞻叔兄□□饮于郡圃海棠花下,遣酒代劝)
    东君惯得花无赖。看不尽、冶容娇态。拟傍小车来,又被轻阴绐。阴晴长是随人改。且特地、留花相待......
  • 南歌子
    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寻春闲过小园东。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