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歙州山行怀故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2

歙州山行怀故山

唐代  白居易  

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
云峯杂满眼,不当隐沦时。

歙州山行怀故山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歙州山行怀故山翻译及注释

《歙州山行怀故山》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悔别故山远,
愁行归路迟。
云峰杂满眼,
不当隐沦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离开故乡歙州山后的思念之情。他悔恨自己与故山的分别太远,而且回程的路途也令他心生忧愁。在他眼前,满是云峰的景象,这些云峰杂乱地出现,使他感到无法隐藏自己的隐遁之志,而应当重新投身于世俗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故山的思念之情。他对离开故山的决定感到后悔,因为与故山相隔太远,回到故乡的路途也变得漫长而拖延。在他的眼前,云峰交错纷杂,这种景象引发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云峰的杂乱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纷扰,而白居易内心深处的隐逸之志却无法被隐藏。他认为自己不应该隐退而沦落于世俗之中,而是应该重新投身于社会,担负起责任和使命。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故山的眷恋和对人生抉择的思考。白居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矛盾态度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体的情感体验,又触及了人生的普遍主题,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产生共鸣和思考。

歙州山行怀故山拼音读音参考

shè zhōu shān xíng huái gù shān
歙州山行怀故山

huǐ bié gù shān yuǎn, chóu xíng guī lù chí.
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
yún fēng zá mǎn yǎn, bù dàng yǐn lún shí.
云峯杂满眼,不当隐沦时。


相关内容11:

西江月

赠李颀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南乡子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自戏三绝句
    闲卧独吟,无人酬和,聊假身心相戏往复,偶成三章。...
  • 把酒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是故达道人,去彼而......
  • 送封太守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百城多候吏,露冕一......
  •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
  • 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