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9-06

杂兴

宋代  陆游  

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
我老自少眠,那得憎此声。

杂兴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杂兴翻译及注释

诗词:《杂兴》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
我老自少眠,那得憎此声。

中文译文:
万物都有它们独特的时节,蟋蟀在秋天鸣叫。
我从小就习惯了老年人的睡眠,怎么可能厌恶这声音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一首杂兴,通过描写蟋蟀在秋天鸣叫和自己对此声音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万物各有时,传达了一种宇宙规律的观念。每个生物、每个物体都有它们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蟋蟀以秋天鸣叫,正是它们生命中的一种特定时节,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声音。

接着,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对蟋蟀声音的感受。诗人以自己老年的身份自述,表示自己从小就养成了喜欢睡眠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蟋蟀的鸣叫声可能会打扰到他的休息,但诗人却说“那得憎此声”,表明他并不真的讨厌这声音。这句话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接纳,诗人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老年人,已经进入了生命的秋天,而蟋蟀的鸣叫则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讨厌的噪音,而是一种愉悦的声音。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和接纳。诗人通过描写蟋蟀的鸣叫声以及自己对这声音的态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同。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让读者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的思考。

杂兴拼音读音参考

zá xìng
杂兴

wàn wù gè yǒu shí, xī shuài yǐ qiū míng.
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
wǒ lǎo zì shǎo mián, nà de zēng cǐ shēng.
我老自少眠,那得憎此声。


相关内容11:

鹤鸣亭独饮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秋思

醉书其壁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兴
    家本徒寿春,遭乱建炎初。南来避狂寇,乃复遇强胡。于时两两髦,几不保头颅。乱定不敢归,三载东......
  • 好事近
    小倦带馀酲,澹澹数櫺斜日。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少年莫笑老人衰,风味似平昔。扶杖冻云深......
  • 和任师见寄之韵
    几年魂梦隔高门,叹息潭间阙异闻。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中堂与曲室,闻汝啼哭声。汝父与汝母,何处可坐行。...
  • 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去年骑鹤上扬州,意气平吞万户侯。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
  • 书愤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