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人戍边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徐勃
2025-07-16

送人戍边

明代  徐勃  

天涯秋气深,行子别家林。
客泪月中笛,边愁马上砧。
风沙连朔漠,鼙鼓散穷阴。
后夜相思处,空闻胡雁音。

送人戍边翻译及注释

《送人戍边》是明代徐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涯秋气深,
行子别家林。
客泪月中笛,
边愁马上砧。

风沙连朔漠,
鼙鼓散穷阴。
后夜相思处,
空闻胡雁音。

译文:
远离家乡,天涯孤独的秋天来临,
行旅离别故园中的树林。
客人泪水滴在月光下的笛声中,
边疆的忧愁在马上敲打着砧杵。

风沙吹拂着无垠的沙漠,
鼙鼓声散发着穷困和阴郁。
深夜思念之处,
只空闻到胡雁的哀鸣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戍边送别为题材,描绘了士兵离别家园,奔赴边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戍卫者的赞颂和思念之情。

首两句写出了诗人离开家乡、远离亲人的情景。天涯秋气深,意味着无论多远的地方,无论多么孤独,秋天的气息都是相同的。行子别家林,表达了诗人舍弃家园,踏上边疆之旅的决心。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在边疆的困苦和离愁。客泪月中笛,形容诗人在夜晚的月光下,被演奏的笛声所触动,离别之情溢于言表。边愁马上砧,用"边愁"表达了戍边士兵的忧愁和辛苦,将其比喻为在马上敲打砧杵。

后两句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孤寂。风沙连朔漠,表现了边疆的荒凉和辽阔,风沙席卷着无垠的沙漠。鼙鼓散穷阴,描述了边疆的贫困和阴郁,鼓声散发着穷困和压抑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思念之情。后夜相思处,指的是深夜思念之时,寂寞的地方。空闻胡雁音,形容诗人只能听到胡雁的哀鸣声,增强了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疆士兵的困苦和离愁,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佩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感情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边疆的荒凉和孤寂之境,展示了士兵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

送人戍边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rén shù biān
送人戍边

tiān yá qiū qì shēn, háng zǐ bié jiā lín.
天涯秋气深,行子别家林。
kè lèi yuè zhōng dí, biān chóu mǎ shàng zhēn.
客泪月中笛,边愁马上砧。
fēng shā lián shuò mò, pí gǔ sàn qióng yīn.
风沙连朔漠,鼙鼓散穷阴。
hòu yè xiāng sī chù, kōng wén hú yàn yīn.
后夜相思处,空闻胡雁音。


相关内容11:

宫中乐

补瓢(二首)

小园即事

读三国志

题铜坞后山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府江杂诗六首
    蛮烟不雨似云浓,白日阴阴惨澹中。炎气薰人冬亦暖,不知何地候春风。...
  • 投宿山家
    清流抱孤村,秋意澹林木。水急衡板桥,山空响飞瀑。残叶水边黄,危峰天际矗。日暮何处归,人烟在......
  • 玄宁夜集赠张子言
    我不能奋身霄汉攀蛟龙,手揽日月登玄宫。扬帆浩溟泛沧海,玉芝若木空相待。燕京肮脏谁与怜,拜趋......
  • 橘溪僧院
    蝉声不出寺,钟断祇闻香。流水迷松径,闲云满石床。无言忘寂寞,宴坐得清凉。欲谢人间事,冥心叩......
  • 秋夜山房与坚公
    一到东林寺,蹉跎向六年。不将陶令酒,来犯远公禅。月下寒蛩切,花边湛露鲜。上方仙梵作,余响入......
  • 初夏寄倪元镇
    溪上夜来雨,青林密如雾。日出桧柏香,沙静凫鹜聚。野夫抱琴出,喜与樵者遇。黄鸟时一鸣,绿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