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风折松联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4

风折松联句

宋代  苏轼  

龙枝已逐风雷变,减却虚窗半日凉。
天爱禅心圆且洁,故添明月伴清光。

风折松联句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风折松联句翻译及注释

《风折松联句》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枝已逐风雷变,
减却虚窗半日凉。
天爱禅心圆且洁,
故添明月伴清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富有禅意的景象。诗人以风折松作为意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境遇的相似性。他通过描绘松枝随风摇曳的景象,表达了世事无常、万物变化的触动。与此同时,诗人也借助减少虚窗的阳光照射,展现出清凉的景象,暗示着禅心的宁静与洁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思考和对禅修境界的追求。风折松的形象象征着外在世界的变幻,而虚窗半日凉的描绘则传递了内心的宁静与清凉。整首诗凝练而含蓄,以寥寥数语展示了苏轼的禅心境界。

诗中的"天爱禅心圆且洁"表达了苏轼对禅修境界的向往。禅心被描述为圆满和纯净,与天地相应。这种纯净的禅修状态使得明月愿意与之为伴,明月在此处象征着清净和智慧。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禅修境界的理解和追求,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深邃。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苏轼对世事变幻和内心宁静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他传递了深邃的禅意和追求超越的心境,带给读者一种静心思考与深入内心的感受。

风折松联句拼音读音参考

fēng zhé sōng lián jù
风折松联句

lóng zhī yǐ zhú fēng léi biàn, jiǎn què xū chuāng bàn rì liáng.
龙枝已逐风雷变,减却虚窗半日凉。
tiān ài chán xīn yuán qiě jié, gù tiān míng yuè bàn qīng guāng.
天爱禅心圆且洁,故添明月伴清光。


相关内容11:

雨中明庆赏牡丹

题陈公园

和陶下潠田舍获

和陶戴主簿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
    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 和陶停云四首
    对弈未终,摧然斧柯。再游兰亭,默数永和。梦幻去来,谁少谁多。弹指太息,浮云几何。...
  • 吊徐德占并引
    美人种松柏,欲使低映门。栽培虽易长,流恶病其根。哀哉岁寒姿,肮脏谁与论。竟为明所误,不免刀......
  •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
    咫尺殊非少,阴睛自不齐。径蟠趋後崦,水会赴前溪。自说非人意,曾经人马蹄。他年宦游处,应指剑......
  • 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隅。洋洋乎,美哉水,我送之子,至於新渡。念彼嵩雒,眷焉......
  •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寓形天宇间,出处会有役。澹然都无营,百年何由毕。山林等忧患,轩冕亦戏剧。我未即归休,师宁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