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晚书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19

秋晚书感

宋代  陆游  

牺象初心岂愿才,沟中虽断不须哀。
吾生自信云舒卷,客态谁论燕去来?夕露正看沾草棘,晨霜已见落楸槐。
耄年闭户真无憾,葑火更阑熟芋魁。

秋晚书感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秋晚书感翻译及注释

《秋晚书感》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牺象初心岂愿才,
沟中虽断不须哀。
吾生自信云舒卷,
客态谁论燕去来?
夕露正看沾草棘,
晨霜已见落楸槐。
耄年闭户真无憾,
葑火更阑熟芋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的初心和志向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坚定。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悔,以及对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坚定信心。

赏析:
1. 第一句"牺象初心岂愿才",表达了诗人的初心和志向,并暗示了他不追求虚荣的成就。
2. 第二句"沟中虽断不须哀",意味着即使困境重重,也无需感到悲伤。这句话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荣辱的超脱态度。
3. 第三句"吾生自信云舒卷",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人生如同云彩般自由而自在。
4. 第四句"客态谁论燕去来",诗人以燕子的离去和归来来暗示人生的离别和相聚,以及世人对此的评说,但他对于这些客观现象并不在意。
5. 第五句"夕露正看沾草棘",描绘了秋晚的景色,露水沾湿了沟中的草和荆棘。这里可能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6. 第六句"晨霜已见落楸槐",描绘了早晨霜水覆盖了楸树和槐树,预示着秋天的深入。这里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转变。
7. 最后两句"耄年闭户真无憾,葑火更阑熟芋魁"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的心态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他闭门不出,不求外界的赞许,安心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平凡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越,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转变的坦然态度,以及对于内心真实与平淡生活的追求。它传递出一种坚定而淡泊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保持初心,对待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保持平和与从容。

秋晚书感拼音读音参考

qiū wǎn shū gǎn
秋晚书感

xī xiàng chū xīn qǐ yuàn cái, gōu zhōng suī duàn bù xū āi.
牺象初心岂愿才,沟中虽断不须哀。
wú shēng zì xìn yún shū juàn, kè tài shuí lùn yàn qù lái? xī lù zhèng kàn zhān cǎo jí, chén shuāng yǐ jiàn luò qiū huái.
吾生自信云舒卷,客态谁论燕去来?夕露正看沾草棘,晨霜已见落楸槐。
mào nián bì hù zhēn wú hàn, fēng huǒ gēng lán shú yù kuí.
耄年闭户真无憾,葑火更阑熟芋魁。


相关内容11: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

数日不出门偶赋

刘道士赠小葫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笛
    雪飞数片又成晴,透瓦清霜伴月明。一曲忽闻高士笛,临窗和以读书声。...
  • 初春感事
    马迹车声是处忙,经旬无客到龟堂。水初泛溢黏天绿,梅欲飘零特地香。世事纷纷人自老,岁华冉冉日......
  • 禽言
    堂前捉绩子,力作忘朝餐。鹅黄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蠢女采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缫......
  • 题舍壁
    草没孔明庐,尘流倚相书。家居四立壁,出驾独辕车。穷达本无择,死生良自如。镜湖三百里,处处侣......
  • 书幸
    才薄无能役,穷途不意全。得书娱晚暮,遇药起沉绵。漂母能分食,偷儿肯恕毡。不知从此去,更度几......
  • 探梅
    岁月相寻岂有穷,早梅唤醒醉眠翁。坐中酒量人人别,花底春风处处同。白帝城边微雪过,青衣江上夕......